点此搜书

西汉后期的文学和儒学
  • 作 者:曾祥旭著
  • 出 版 社: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64926458
  • 标注页数:222 页
  • PDF页数:23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9 ≥2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一&朱绍侯 1

序二&郑先兴 1

第一章 论汉代的乐府制度和哀帝罢乐 1

第一节 乐府的设立和经学依据 2

第二节 王朝采诗与“观风俗” 5

第三节 “代赵之讴、秦楚之风”辨 10

一、代赵之讴(鼓吹曲) 12

二、秦声 17

三、楚歌 21

第四节 西汉雅乐活动 23

一、河间献王刘德所集古代雅乐 24

二、西汉自制的雅乐 25

第五节 雅俗矛盾和西汉的罢乐工作 29

第二章 论西汉后期的辞赋创作 37

第一节 《楚辞》系列作品 38

一、“楚辞”的含义和《楚辞》成书臆测 38

二、《史》、《汉》言买臣诵读楚辞而非某一个单篇 41

三、刘向《九叹》的作年 41

四、《楚辞》的两种表达方式 43

五、《楚辞·九叹》的屈原情结 46

六、扬雄《反离骚》对屈原责难下的人生价值思考 49

第二节 刘向、刘歆父子的辞赋创作 54

第三节 扬雄的辞赋创作 60

一、西汉元成之世围绕甘泉祭祀问题的争论 60

二、《甘泉赋》和《河东赋》 63

三、《羽猎赋》和《长杨赋》 69

四、设论体散文的新发展——《解难》、《解嘲》 73

五、扬雄的其他杂赋 76

第四节 西汉后期的其他赋作 80

第三章 论汉代的小说观念和西汉后期的小说 83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小说观念与形态 83

第二节 小说的故事性——“说”的展开 89

第三节 西汉中后期以来的志怪 95

第四节 西汉后期两个俗故事演变 101

一、西王母故事 101

二、东方朔故事 104

第四章 论西汉后期的奏疏 108

第一节 奏疏的来源和风格特点 108

第二节 西汉奏疏和时代风气、审美思潮的呼应 112

第三节 西汉后期灾异奏疏和作用 113

一、灾异奏疏的产生 114

二、灾异奏疏的内容特点和意义 116

第四节 元、成时期的奏疏 119

第五节 哀、平时期的奏疏 138

第五章 论《列女传》、《新序》、《说苑》 145

第一节 《列女传》、《新序》、《说苑》的写作背景 145

第二节 《列女传》论略 148

一、汉代宫中妇女的出身、家庭地位和《列女传》成书原因 148

二、《列女传》的“颂”、“图”和思想内容 150

三、《列女传》的影响 155

第三节 《新序》的编辑特色和主要内容 156

一、《新序》的编辑特色和原则 157

二、《新序·杂事》思想论略 158

第四节 《说苑》思想论略 163

一、《说苑》成书和内在逻辑体系 163

二、《君道》的特点和思想意义 165

三、《说苑》以儒家统理各家的思想特色 169

四、尊贤问题 172

第五节 《说苑》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174

一、史料价值 174

二、文学价值 176

第六章 论西汉后期的文学批评 182

第一节 赋之名谓 183

第二节 所谓辞赋家 190

第三节 刘向《序录》的文学批评方法 196

第四节 目录学家文学批评意识的间接表达 204

第五节 扬雄的文学批评 208

附录:《汉书·艺文志·诗赋略》之“赋”说 211

参考文献 220

后记 222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