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法律制裁中的赔偿理论研究
  • 作 者:向朝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041348
  • 标注页数:186 页
  • PDF页数:19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8 ≥1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

二、国内外有关本题研究的动态 6

三、研究途径与研究方法 13

四、本研究的结构安排 15

第一章 法律制裁相关问题 18

第一节 法律制裁的界定 18

第二节 法律制裁在本体论中的地位演变 22

一、制裁作为法律概念的核心:奥斯丁和凯尔森的理论模型 23

二、制裁被排除法律概念之外:哈特的理论模型 29

三、法律强制力观念的弱化 32

第三节 法律制裁的原理基础 37

一、国家制裁(惩罚)制度的原理基础问题 37

二、法律制裁正当性的原理基础:报应、威慑、修复及其他 38

三、我国法律制裁正当性的原理基础 43

第四节 法律制裁与责任的关系问题 45

一、制裁与责任的消灭 46

二、责任作为法律制裁的必要条件 49

三、责任与制裁的关系在我国的现状 51

第二章 法律制裁的正当性与赔偿理论的兴起 55

第一节 报应主义的正当性 55

一、基于应得的报应主义 55

二、基于责任的报应主义 57

三、基于公平的报应主义 58

四、对报应主义的批判 60

第二节 威慑主义的正当性 62

一、功利主义的基本原理 62

二、威慑理论 63

三、对威慑主义的批判 66

第三节 修复主义的正当性 68

一、对违法者有利的修复主义:两种修复模型 68

二、转向受害人的修复主义 69

三、对修复主义的批判 70

第四节 赔偿的正当性——赔偿理论的兴起 72

一、赔偿的概念 73

二、赔偿理论 74

三、赔偿的正当性——与报应、威慑和修复的正当性之比较 81

四、几个反对赔偿的观点 84

五、对赔偿理论的评析 86

第三章 法律制裁的基础与赔偿 88

第一节 法律制裁的基础 88

一、责任的含义 88

二、责任的种类 90

三、法律责任的人际性和关联性 93

第二节 法律制裁对责任的影响 99

一、通过法律制裁更好理解责任 99

二、法律制裁促进责任 101

第三节 法律制裁的人际性、关联性与赔偿 107

一、法律制裁的人际性和关联性 107

二、法律责任是赔偿的基础 109

三、赔偿的人际性和关联性 111

第四章 法律制裁的变迁与赔偿 115

第一节 法律制裁的原初形式及其发展 115

一、初民社会的制裁形式:复仇和赔偿的兴起 115

二、从复仇、赔偿到报应——赔偿的衰落 118

三、赔偿在近代法律制裁中的复兴 120

第二节 刑事制裁的变迁与赔偿 123

一、刑事制裁的变迁 123

二、刑事制裁人道化/轻缓化的原因 127

三、刑罚与赔偿的关系之实证——以我国的“赔偿减刑”现象为例 130

第三节 民事制裁的变迁与赔偿 137

一、惩罚性赔偿的历史变迁 137

二、我国惩罚性赔偿现状 142

第五章 当代中国法律制裁体系与赔偿 145

第一节 当代中国法律制裁的正当性原理基础:报应、威慑、修复与赔偿 145

一、由改造向报应的转变 145

二、报应和威慑的综合论 146

三、我国法律制裁体系正当性原理的新发展:修复和赔偿 149

第二节 当代中国法律制裁的基础与赔偿 153

一、赔偿本身的变量因素:组织性在赔偿中的作用 154

二、赔偿在我国制裁体系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56

三、组织性、责任与赔偿 161

第六章 结论 168

第一节 解释的问题 168

第二节 充分理由:赔偿作为一种更可行和更道德的法律制裁范式 170

一、赔偿的正当性 170

二、赔偿的适应性 172

三、赔偿的必然性和人道性 172

参考文献 174

一、中文类 174

二、外文文献 183

后记 185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