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林继平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61330383
- 标注页数:355 页
- PDF页数:37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5 ≥35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言 1
一、明末清初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 9
(一)陆王的反对学派 12
(1)顾炎武 12
(2)王夫之 16
(二)程朱、陆王的反对学派——颜元 26
(三)王学化的史学派——黄宗羲 33
(四)传统的理学派 43
(1)孙奇逢 44
(2)陆世仪 48
(3)杨甲仁 56
二、李二曲生平、志抱与著作 63
(一)二曲的生平 63
(1)二曲《历年纪略》之考订 63
(2)二曲生平事迹 67
(二)二曲志抱与著作 92
(1)二曲的志抱 93
(2)二曲著作版本的考订 98
三、李二曲成学的全部经历 104
(一)二曲成学前的经历 106
(二)二曲揭穿宋明哲学的秘奥——释见道 110
(1)以默坐澄心为工夫 111
(2)以虚明灵觉为本体 115
(3)完人理想之初步实现 118
(4)天人合一的诠释 120
(5)二曲治学路径的转变 121
(三)二曲成学后的经历 124
(1)明性见道 128
(2)虚明寂定 129
(3)经纶参赞 142
(4)无声无臭 156
(5)到头学力 166
四、本体的来源、意义与内涵 174
(一)本体一词的来源 175
(二)本体的意义 179
(三)本体的内涵 183
(1)本体是空灵的 183
(2)本体是光明的 185
(3)本体是无形质的 187
(4)本体是圆形的 191
(5)本体是寂静的 193
(6)本体是不动的 194
(7)本体是超认识的 196
(8)本体是超时空的 198
(9)本体是神不可测的 200
五、本体的认识及知识主体之建立 203
(一)程朱近华严 205
(二)程朱性即理的认识论 207
(1)知识主体与知识对象之划分 210
(2)就已知求未知的极限 211
(3)豁然贯通之境的适用范围 212
(4)全体大用之学的评价 213
(三)陆王类禅宗 215
(四)陆王心即理的认识论 219
(1)本体心与知识主体、对象之混淆 220
(2)由实证工夫求取真知 223
(3)知识问题之解决 225
(4)立体达用之价值 228
(五)知体论的形成及知识主体之建立 234
(1)二曲创知体论 235
(2)知体论的内蕴 237
(3)知体论的形式 242
(4)修正知体论建立知识主体 248
六、中国人文思想之归趋 254
(一)世俗人生之透视 255
(二)中国思想塑造理想人之经过 259
(三)科学人生 266
(四)道德人生 269
(五)艺术人生 272
(六)宗教人生 280
七、二曲的文化哲学 287
(一)中国人文思想的独特结构——始终一元的本体论 287
(二)二曲文化哲学的体系 289
(1)明道说中庸思想结构之解析 290
(2)二曲文化哲学的体系 295
(三)二曲的政治思想 301
(1)政治思想以形上学为基础 301
(2)二曲思想对西方民主政治的启示 304
(四)二曲的教育思想 307
(1)二曲的讲学精神 307
(2)教育宗旨 310
(3)教育内容 311
(4)教育类别与功能 313
(5)教育方式 317
八、结论 321
(一)从纵剖面了解二曲学的深度 321
(二)从横断面了解二曲学的广度 322
(三)融贯纵横两面思想以显示二曲学真相 323
(四)自性本体为中国人文思想之核心 324
(五)对宋明理学的新认识 326
(六)解决知识主体的问题 327
(七)理想人之实现与完成 328
(八)对中国与世界文化思想之启导 330
附录一 从李二曲成学经历看内圣学的形成 333
附录二 欣闻二曲学在陕西放热发光 347
后记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