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淮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 1912-1949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淮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  1912-1949
  • 作 者:胡惠芳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212033293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序言 1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1

绪论 1

第一章 淮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动 21

第一节 自然环境状况——生态环境脆弱带 21

一、黄河夺淮以前的环境概况 22

二、黄河夺淮的历史回顾 24

三、黄河北徙后水系和地貌的变化 27

四、1938—1947年黄河泛淮的生态影响 34

五、民国时期淮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灾害频仍 40

第二节 自然环境变动的社会原因分析 52

一、人口压力与环境变动 55

二、不合理经济开发与环境变动 63

三、战乱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78

第三节 自然环境变动的社会影响探析 83

一、自然灾害重压下衰败的社会经济 83

二、自然环境变动下动荡的社会治安 97

三、自然灾害环境下消极的生活方式 104

第二章 民国时期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基本主张 109

第一节 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内涵 109

第二节 民国社会环保观 113

一、古代朴素的环境保护思想 113

二、近代环境保护思想的发展 118

三、孙中山先生的环境保护思想 123

四、不同阶层的环保观比较 130

第三章 民国政府的自然环境社会控制 139

第一节 组织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一 140

一、林业机构 141

二、水利部门 144

第二节 制度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二 156

一、河川法 158

二、森林法 159

三、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植办法 162

四、整理江湖沿岸农田水利办法 163

五、地方性相关规定 165

第三节 技术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三 169

一、水利建设 169

二、植树造林 183

第四节 文化层面的控制——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模式之四 190

一、舆论宣传与环境保护 191

二、教育与环境保护 193

第四章 民间团体对自然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199

第一节 民间团体的治淮活动——以华洋义赈会为例 199

一、华洋义赈会等相关民间团体 199

二、华洋义赈会的治淮活动 208

第二节 乡规民约与淮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 215

一、乡规民约 216

二、乡规民约与淮域的自然环境保护 218

第三节 民间团体的环保舆论宣传 224

一、现代电讯设备的引进和逐渐推广 224

二、环保舆论宣传 226

第五章 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绩效分析 231

第一节 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绩效分析 231

一、民国时期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特点 231

二、自然环境社会控制对民国社会的影响 237

第二节 制约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绩效的主要因素 244

一、人口与文化教育 244

二、衰败的财政经济 248

三、腐败、动荡的社会政治 252

余论 257

附录 相关法律法规 262

森林法 262

狩猎法 273

堤防造林及限制倾斜地垦植办法 276

安徽省建设厅淮堤植树保护办法 277

安徽省建设厅护林暂行办法 278

安徽省建设厅奖励人民造林办法 278

主要参考文献 281

后记 30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