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040221954
- 标注页数:327 页
- PDF页数:34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2 ≥3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毕业设计(论文)总论 1
1.1 概述 1
1.1.1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与作用 1
1.1.2 毕业设计(论文)的特点与功能 1
1.1.3 电工类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2
1.2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3
1.2.1 选题的基本原则 3
1.2.2 课题分配原则与方法 4
1.3 课题调研 4
1.3.1 课题调研的目的 4
1.3.2 课题调研的要求 5
1.3.3 课题调研的途径与方法 5
1.4 文献检索与应用 6
1.4.1 文献资料的作用与分类 6
1.4.2 文献资料的搜集 8
1.4.3 文献资料的筛选与利用 10
1.4.4 电工类文献常用检索工具 11
1.5 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撰写 12
1.5.1 毕业设计(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12
1.5.2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步骤 14
1.5.3 毕业设计(论文)的写作细则 15
1.5.4 科技报告和科技论文的撰写 17
1.6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 18
1.6.1 指导教师 18
1.6.2 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方式与方法 19
1.6.3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编写 20
1.6.4 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23
1.7 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标准与成绩考核 24
1.7.1 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检查 24
1.7.2 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工作 24
1.7.3 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 25
1.7.4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 25
1.8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 28
1.8.1 毕业设计(论文)组织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28
1.8.2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组织机构 30
1.8.3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31
1.9 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质量评估 31
1.9.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的目的 32
1.9.2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的基本原则与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 32
1.9.3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36
第2章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 37
2.1 概述 37
2.1.1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37
2.1.2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范围和领域 38
2.2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与内容 38
2.2.1 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39
2.2.2 原始资料分析 39
2.2.3 总体方案的技术经济性比较和最终方案确定 40
2.2.4 最终方案的细节设计 41
2.2.5 毕业论文撰写 43
2.3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定准则 44
2.3.1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44
2.3.2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注意事项 44
2.4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典型课题举例 44
2.4.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类 44
2.4.2 电机、变压器类 45
2.4.3 电机控制与变频技术类 45
2.4.4 工业控制类 46
2.4.5 其他 46
2.5 工程设计型毕业设计(论文)示例 47
2.5.1 某10 kV配电线路实时动态无功补偿方案设计 47
2.5.2 ZN31.5/10型真空断路器操动机构——229 kg圆筒型直线电机的设计 58
2.5.3 大功率高频软开关逆变充电机 65
2.5.4 煤矿电气安全监视系统设计 76
第3章 产品开发型毕业设计(论文) 88
3.1 概述 88
3.1.1 产品开发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 88
3.1.2 本章内容简介 89
3.2 产品的开发 89
3.2.1 产品开发的意义及理论基础 90
3.2.2 产品开发的程序 94
3.3 产品开发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与内容 99
3.3.1 毕业设计(论文)的前期与初期工作 99
3.3.2 设计和试制 101
3.3.3 调试和试验 106
3.3.4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110
3.3.5 产品开发型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0
3.4 产品开发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典型课题举例 111
3.4.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111
3.4.2 电机及其控制 111
3.4.3 电力电子技术 112
3.4.4 其他 112
3.5 产品开发型毕业设计(论文)示例 113
3.5.1 7.5 kW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硬件电路设计 113
3.5.2 嵌入式成品油容器监测系统设计 123
3.5.3 多功能电能测量系统的研制 135
第4章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 144
4.1 概述 144
4.1.1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范围和领域 144
4.1.2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 145
4.2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与内容 146
4.2.1 搜集、掌握和分析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46
4.2.2 硬件电路设计、安装和调试 147
4.2.3 软件流程和综合程序设计 147
4.2.4 计算机仿真(模拟)的研究 148
4.2.5 完备资料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 149
4.3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定准则 149
4.3.1 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149
4.3.2 评定成绩应注意的事项 150
4.4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典型课题举例 150
4.4.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类 151
4.4.2 电机及其控制类 151
4.4.3 新型变流电路拓扑结构类 152
4.4.4 现场总线控制器及分布式控制系统通信类 152
4.4.5 数据采集系统及虚拟仪器 152
4.5 实验研究型毕业设计(论文)示例 152
4.5.1 交-直-交变频调速传动系统异步电动机电参量测试系统的研究 152
4.5.2 电流型PWM整流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2
4.5.3 通用微机保护CPU实验模块的设计 171
4.5.4 分布式测控系统的远程通信方案设计 184
第5章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 199
5.1 概述 199
5.1.1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99
5.1.2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范围和领域 202
5.1.3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编制 204
5.2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204
5.2.1 系统定义 205
5.2.2 系统基本原理及数学模型的建立 206
5.2.3 仿真工具与仿真算法 208
5.2.4 仿真算法的精度、速度与稳定性 213
5.2.5 仿真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215
5.2.6 仿真模型的确认与修改 216
5.2.7 仿真试验与仿真结果分析 217
5.2.8 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 218
5.3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定准则 220
5.3.1 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20
5.3.2 评定成绩时应注意的事项 221
5.4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典型课题举例 222
5.4.1 电工原理 222
5.4.2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223
5.4.3 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224
5.4.4 电力电子技术 224
5.5 软件仿真型毕业设计(论文)示例 225
5.5.1 配电网接地故障仿真系统 225
5.5.2 电力系统频率控制过程仿真研究 236
5.5.3 电力有源补偿滤波器的仿真系统 247
第6章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 262
6.1 概述 262
6.1.1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范围和领域 262
6.1.2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 263
6.2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的步骤和方法 265
6.2.1 搜集资料和分析课题现状 265
6.2.2 整理资料,获得信息 266
6.2.3 核实数据 267
6.2.4 仿真、分析和预测 267
6.2.5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 267
6.3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评定准则 268
6.3.1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268
6.3.2 学生答辩注意事项 268
6.3.3 评定成绩时应注意的事项 269
6.4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的典型课题举例 269
6.4.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类 269
6.4.2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类 269
6.4.3 高电压工程类 270
6.5 调研评估型毕业设计(论文)示例 270
6.5.1 高压大容量变频器在电力、冶金行业应用调研 270
6.5.2 电能质量评估 286
附录1 国际单位制单位(摘自GB 3100—93) 301
附录2 常用物理量及其SI单位(摘自GB 3102.1~6—93) 304
附录3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换算 306
附录4 电气设备常用基本文字符号和辅助文字符号(摘自GB 7159—87) 310
附录5 常用电气图用图形符号(摘自GB 4728—1998、1999、2000)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