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林存华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4140058
- 标注页数:161 页
- PDF页数:171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1 ≥16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言 1
一、明晰听课的概念 5
(一)听课的目的 5
1.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情况 6
2.诊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6
3.评判教师教学的大致水平 6
4.学习借鉴同行的优势长处 7
5.改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7
(二)听课的作用 8
1.监督检查 8
2.评估指导 9
3.探索研究 10
4.提高促进 12
5.沟通协调 18
(三)听课的种类 20
1.研究类听课 21
2.指导类听课 24
3.考评类听课 27
二、经历听课的“实战” 30
(一)课前准备:知己知彼的一步 30
1.不可忽视的听课准备 30
2.听课准备内容的“盘点” 34
(二)课中观察:有的放矢的行动 40
1.观看 41
2.倾听 43
3.记录 45
4.思考 49
(三)课后分析:及时有效的省思 51
1.为课后分析做更多准备 51
2.多角度进行课后分析 53
三、掌握听课的技术 62
(一)定量课堂观察的技术 63
1.编码体系 64
2.记号体系 78
3.等级量表 85
(二)定性课堂观察的技术 89
1.描述体系 89
2.叙述体系 90
3.图式记录 99
4.工艺学记录 104
四、建设听课的制度 109
(一)听课制度的必要性 109
1.良好听课制度的特点 110
2.听课制度的作用 111
(二)听课制度的建设 112
1.听课制度的建立 112
2.听课制度的落实 115
3.多种听课方式的综合运用 117
五、关注听课的“问题” 131
(一)听课的认识误区 131
1.开课者的错误想法 132
2.听课者的认识倾向 133
(二)听课者的角色 139
1.授课者角色 140
2.学习者角色 140
3.指导者角色 141
4.管理者角色 141
(三)听课的原则与要求 143
1.听课的原则 144
2.听课的一般要求 145
3.听课的具体要求 153
主要参考文献 157
后记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