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黄树光著(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06054792
- 标注页数:291 页
- PDF页数:30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02 ≥29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价值的基本规定 1
一、西方哲学中的价值范畴界定概述 6
二、我国哲学的价值范畴界定概述 11
三、价值范畴新界定 21
四、价值基本特征 28
第二章 价值活动的发生 38
一、人的需要的一般理论 38
二、价值活动发生的内在根据——需要的双重性缺乏 48
三、价值活动系统的基本要素 58
第三章 价值认识活动 69
一、认识活动因价值而产生 69
二、认识是追求价值的必要手段 80
三、价值事实 83
四、价值认识 115
第四章 价值实践活动 124
一、实践思想的历史流变 125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基本内容 141
三、实践活动的生成 155
四、实践活动的特性 168
五、人定位于价值活动之中 173
六、实践活动的管理性问题 176
第五章 秩序活动 190
一、秩序的基本含义 190
二、秩序的基本内容 193
三、秩序与制度的关系 196
四、社会秩序活动的产生 200
五、社会秩序活动发展的形式 219
第六章 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 247
一、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 247
二、认识客体和实践客体 252
三、价值主体和价值客体 253
第七章 价值尺度 259
一、主体需要不是价值尺度 268
二、科学的价值尺度及其特征 273
三、价值尺度是检验认识活动的最后标准 279
四、价值尺度是检验实践活动合理性的尺度 280
参考文献 283
后记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