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远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1095149
- 标注页数:312 页
- PDF页数:33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0 ≥31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刑法的社会性 1
第一节 正统理解的两个问题 1
一、理论逻辑的循环论证 2
二、社会工具论的误区 5
第二节 刑法存在于其中的社会 8
一、理解社会的两个维度 8
二、社会秩序的道德维度 12
三、社会秩序的权力维度 14
第三节 社会之中的刑法 19
一、刑法存在的一般条件 19
二、作为一项理性事业的刑法 25
三、安全犯、权利犯和秩序犯 28
四、刑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31
五、“刑法的阶级性”问题 34
第四节 习惯刑法的社会内生性 39
一、另一种思维 39
二、习惯与习惯法 41
三、习惯法的不可排斥性 43
四、习惯刑法的例证 45
第五节 刑法概念的哲学问题 50
一、实证主义与自然法的默契 50
二、哲学的转向 55
三、哲学转向对法律思维的影响 57
四、作为公共生活的刑法 61
第六节 刑法解释观问题 72
一、“说明说”及其哲学 72
二、“理解说”及其哲学 81
三、“互动说”及其哲学 89
第七节 犯罪构成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100
一、方法论检讨 101
二、刑事诉讼构造与犯罪构成模式 109
三、刑事诉讼过程与犯罪构成模式 114
四、犯罪构成模式的重构原则 119
第二章 刑法的道德性 123
第一节 刑法的道德根基 123
一、道德的本体论证 125
二、良心与守法 133
三、预防论的偏颇 141
第二节 刑法的道德意蕴 144
一、伦理词的功能 145
二、意志自由问题 147
三、“犯罪”的谴责意蕴 149
四、“刑罚”的报应意蕴 153
第三节 刑法的道德原则 158
一、合法原则 160
二、底线原则 168
三、社会危害性问题 178
四、报应原则 182
五、商业贿赂犯罪问题 184
六、仁慈原则 193
七、期待可能性问题 199
第四节 刑法的道德批判 211
一、批判的道德 211
二、对道德批判的控制 213
第五节 对死刑问题的思考 215
一、死刑感受性问题 215
二、死刑与人权 217
三、中国的死刑存废 222
四、中国的死刑限制 232
第三章 刑法的政治性 241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作用 241
一、探讨刑法政治性的语境 241
二、刑法与政治 243
第二节 刑法制定权的政治分析 247
一、罪刑法定主义的政治基础 247
二、人民的刑法制定权 252
三、各种政治力量的参与 255
四、从金融刑法立法看政体 259
第三节 刑法司法权的政治分析 262
一、刑法司法权的政治性 262
二、两种政治因素 265
第四节 刑法的道德性对政治性的限制 269
一、法理念的修正 270
二、制度性限制 273
第五节 刑法的政治性对道德性的能动 279
一、刑事权力科学的使命 279
二、刑法学者的作用 289
三、立法者和司法者的职业品格 293
第六节 政治对经济犯罪死刑的影响 298
一、所谓“经济犯罪” 298
二、经济犯罪的死刑立法 300
三、历史性的理解 303
后记 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