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秦智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563492
- 标注页数:122 页
- PDF页数:13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32 ≥1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1
二、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唯物辩证观 3
三、中医思维 6
四、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
五、《中医学概要》的主要内容 15
第一章 阴阳五行 17
第一节 阴阳学说 17
一、阴阳的概念和特性 17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8
三、阴阳学说的应用 2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21
一、五行的概念和特性 21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2
三、五行学说的应用 23
第二章 脏象经络 26
第一节 脏腑 27
一、五脏 27
二、六腑 34
三、奇恒之府 36
四、脏腑之间的关系 37
第二节 气、血、精、津液 41
一、气 41
二、血 44
三、精 45
四、津液 46
第三节 神与志 48
一、神 48
二、志(情志) 49
三、神与志的关系 50
第四节 经络 50
一、经络的概念、组成及功能 51
二、十二经脉 52
三、奇经八脉 54
四、经络学说的应用 54
第三章 病因病机 56
第一节 病因 56
一、六淫 57
二、疠气 60
三、七情内伤 60
四、饮食、劳逸 62
五、水湿痰饮、瘀血、结石 63
六、其他病因 65
第二节 发病 66
一、邪正相争在发病中的作用 66
二、影响正气的因素 66
第三节 病因病机学说及其应用 67
一、指导疾病的诊断 68
二、指导养生和治疗 68
第四章 诊法 70
第一节 望诊 70
一、整体望诊 70
二、局部望诊 73
三、望排出物 74
四、望舌 74
五、望小儿指纹 77
第二节 闻诊 78
一、听声音 78
二、嗅气味 79
第三节 问诊 80
一、问寒热 80
二、问汗 81
三、问疼痛 82
四、问饮食口味 83
五、问二便 84
六、问妇女 85
七、问小儿 86
第四节 切诊 86
一、脉诊 86
二、按诊 90
第五章 辨证 92
第一节 八纲辨证 92
一、表里 92
二、寒热 93
三、虚实 94
四、阴阳 95
第二节 脏腑辨证 97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97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00
三、脾与胃病辨证 102
四、肝与胆病辨证 106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10
第三节 六经辨证 112
第四节 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 113
一、卫气营血辨证 113
二、三焦辨证 114
第六章 养生与防治原则 116
第一节 养生原则 116
一、适应自然 116
二、调摄精神 116
三、饮食有节 117
四、锻炼身体 117
第二节 预防原则 117
一、未病先防 118
二、既病防变 118
第三节 治疗原则 119
一、治病求本 119
二、扶正祛邪 120
三、调整阴阳 121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