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为学十六法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为学十六法
  • 作 者:吕思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01056628
  • 标注页数:222 页
  • PDF页数:23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2 ≥22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读书的方法 3

1.学问在于空间,不在于纸上 3

2.精读或略读 3

3.治学的程序 4

4.先精读后略读,再两者并用 4

二 孤岛青年何以报国 9

1.潜心治学也是报国的一种方式 9

2.青年为学应深通、深入 9

3.先读科学书,后读古书 13

三 整理旧籍之方法 17

1.古今研究旧籍的不同 17

2.旧籍分四类 18

3.如何整理经 18

4.如何整理子 22

5.如何整理集 23

6.如何整理史 23

7.入手当从目录学始 25

四 论读经之法 29

1.经、子不同及先经后子 29

2.经学变迁 30

3.治经当从汉人之书入 31

4.治经当分清今古文家数 32

5.经学入门书目 33

6.经、传皆可信 33

7.治经三法 35

五 从我学习历史的经过说到现在学习历史的方法1.少时得益于父母师友 39

2.我学习历史的经过 40

3.社会科学是史学的根基 42

4.职业青年的治学环境 44

六 怎样读中国历史 49

1.读史与今日之需 49

2.读中国历史的三大门槛 50

3.读史三法 52

七 乙部举要(附:史籍选文拟目)1.史部的分类与重新估价 59

2.正史的重要性:全面和直接 60

3.正史的由来和前四史 61

4.正史的注释、补和重修 61

5.治乱兴亡和典章制度 62

6.关于别史 65

7.国史简单参考书目 66

八 读旧史入手的方法 73

1.初学之书不在多 73

2.读旧史入手处 73

3.治古史的前提 78

4.初读求速不求甚解 79

九 治古史之特殊方法 83

1.当以治经、子的方法治古史 83

2.治经、子的门径 84

3.以治经、子法读古史举例 88

4.治古史当知史籍的起源 91

5.疑古与证古 93

十 作史的方法 97

1.作史三步骤:搜辑、考订和编纂 97

2.作史的具体方法 98

十一 研究历史的方法(附:史学研究五法)1.具有现代科学的常识是研究历史的首要条件 105

2.预知史学的观念是研究历史的次要条件 108

3.研究出社会的法则是史学的最大任务 110

4.史家与读史 111

十二 论读子之法 131

1.诸子的学术源流 131

2.读子书之方法 136

3.诸子学的重要性 142

4.诸子学与中国文学 142

十三 研究先秦诸子之法 147

1.研究诸子当严别真伪 147

2.治诸子可分家而不可分人 149

十四 怎样学习国文 153

1.国文的复杂性 153

2.三种国文与基本国文 154

3.国文的发展流变 155

4.当前国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正的方法 157

5.基本的国文应为一般人学习的工具 161

6.过去选本的毛病及今日选本的准则 164

7.看、读、作是学好国文的基本功 167

十五 如何教授中学国文课 171

1.国文与文学不可混 171

2.国文、白话与中学国文教学 172

3.中学国文教学原则:求其解勿责其作 175

4.中学国文教学法:多读、多问、多引导 177

十六 论大学国文系散文教学之法1.散文的源流 185

2.散文教学的方法 192

附录一:吕思勉为学自述 198

附录二:从章太炎说到康长素梁任公 206

1.时代变革中的三位学者 206

2.学术流变中的三位学者 213

3.以真学者为师 218

编后记:金针度人,启迪后学 220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