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刘松来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11321463
- 标注页数:367 页
- PDF页数:37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9 ≥36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1
儒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3
中国古代文学主要特点管窥 3
“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教”——试论两汉经学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15
《诗经》情感研究三题 23
《诗经》忧患情感浅论 36
《诗经》情感表现中的意念因素探赜 45
《诗经》情景关系论 54
“唯乐不可以为伪”——浅析《礼记&乐记》中“乐”的概念及其艺术本质论 64
“德成而上,艺成而下”——试析儒家文质论在《礼记》中的生成 73
“温柔敦厚”与中和之美——试析儒家审美原则在《礼记》中的生成 80
“惟君子为能知乐”——试论儒家艺术鉴赏理论在《乐记》中的发展 88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试论屈原的孤独情感 94
《史记》“互见法”初探 103
关于司马迁历史散文成就的思考 114
司马迁与汉代经学 118
错位与“失语”——经学语境与汉大赋的话语方式 135
经学衰微与汉赋的文体升华 148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牡丹亭》“至情”主题的历史文化渊源 160
王船山美学思想发微——关于王船山的“接受美学”诗歌理论 173
超汉越宋别树一宗——清代古文研究的几点认识 181
蒋士铨文学理论与创作论略 193
道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215
《庄子》道论三题 215
《庄子》形象系列之我见 226
《庄子》意象试论 238
《庄》《韩》文学异同论 249
“以天合天”与“妙悟”之我见——中国古代艺术领域直觉思维理论溯源 260
《淮南子》艺术鉴赏论探赜 271
亦谈尼采与老庄——与张世英先生商榷 279
禅学与中国古代文学 291
江西禅宗兴盛与周边文化因缘 291
“平常心是道”——江西禅宗佛性论的文化透视 298
“君臣五位”刍议——中国古代禅宗政治伦理学说的文化透视 310
诗风慕禅——江西宋代诗歌繁荣的禅学因缘 317
诗法效禅——江西宋代诗歌创作方法的禅学化走向 330
诗论通禅——江西宋代诗论的禅学化走向 343
张祜禅诗鉴赏五则 356
后记 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