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跨国公司R & D资源转移与中国对接
  • 作 者:杜群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00465092
  • 标注页数:220 页
  • PDF页数:23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3 ≥22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导论 1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主题和方法 6

1.3 论文结构安排 12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2 文献综述 17

2.1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动机 17

2.2 跨国公司海外R&D的职能与组织 25

2.3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区位选择 29

2.4 跨国公司R&D投资的东道国效应 32

2.5 中国学者的研究 35

2.6 小结 41

3 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的全球趋势及在中国的演进 43

3.1 全球R&D资源配置的特点 43

3.2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发展 47

3.3 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新趋势 51

3.4 跨国公司对华R&D资源转移的特点 62

3.5 跨国公司R&D资源对华转移的动力 65

3.6 小结 70

4 基于分工视角的跨国公司R&D资源转移规律 72

4.1 国际分工:贸易、投资与R&D 72

4.2 R&D国际分工体系的四个层次 75

4.3 R&D资源转移规律——动机、机构职能与技术外溢 79

4.4 R&D资源转移、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 83

4.5 小结 85

5 双向(内外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理论分析框架 86

5.1 “N-C-P”理论分析框架 86

5.2 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向对接机制 90

5.3 基于技术获取型FDI的外向对接途径 98

5.4 小结 103

6 跨国公司对华R&D资源转移的问卷调研——动机、机构职能与外溢途径 105

6.1 研究框架及基本假设 105

6.2 调研方法与样本特征 107

6.3 检验结果与解释 112

6.4 小结 126

7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研究 128

7.1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现状 128

7.2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障碍 137

7.3 内向对接效应计量方法——从FDI外溢到R&D外溢 139

7.4 外资R&D介入强度与FDI外溢效应——实证检验之一 141

7.5 海外R&D资源与内资企业创新能力——实证检验之二 147

7.6 小结 153

8 中国外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研究 154

8.1 技术获取型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 154

8.2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的现状与问题 157

8.3 中国企业技术获取型FDI案例研究 164

8.4 小结 169

9 对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170

9.1 总体思路 170

9.2 中国内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对策建议 171

9.3 中国外向对接跨国公司R&D资源的对策建议 175

9.4 进一步研究展望 178

参考文献 180

附录 197

附录一 部分在华跨国公司R&D机构名单 197

附录二 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机构调研问卷 216

后记 21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