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教育家心理史学范式研究
  • 作 者:胡志坚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0759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引言 1

一 心理史学: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2

二 我国历史学、教育史学相关研究综述 8

(一)心理史学取向的历史学的已有研究 8

(二)心理史学取向的教育史学的已有研究 11

三 问题的提出 13

(一)弥补和解决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二)拓宽中国教育史学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18

(三)个人兴趣和对现实教育、教育者的观照 18

四 研究原则和研究范式 20

(一)研究原则 20

(二)研究范式 22

第二章 蔡元培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33

一 蔡元培的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 34

(一)蔡元培的认知自我、他观自我和理想自我 37

(二)蔡元培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的形成 41

(三)蔡元培“难进易退”的行为方式特点 51

二 蔡元培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向 56

(一)抛弃京职:传统仕途上的转向 60

(二)社会认知、态度的转变与行为方向上的探索 68

(三)教育救国思想和行为方向上的确立 82

(四)“学问”中心: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特点 94

三 蔡元培的行为动机与教育实践——以北京大学的改革为例 97

(一)注重“学术”的自我特点和“鼓励造就大学问家的志愿” 101

(二)对传统教育弊端的痛恶和对树立新学风的渴望 104

(三)对大学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和对民主化、制度化大学组织建设的追求 106

第三章 黄炎培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115

一 黄炎培的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 120

(一)黄炎培的认知自我、他观自我和理想自我 120

(二)黄炎培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的形成 122

(三)黄炎培“外圆内方”的行为方式特点 132

二 黄炎培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向 133

(一)南洋公学: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 134

(二)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的转变和行为方向的探索 138

(三)职教救国思想与行为方向上的确立 159

(四)“朴诚”与“节取”: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特点 173

三 黄炎培的行为动机与教育实践 175

(一)自存、自强、自立观念的推动力 176

(二)“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目标牵引力 183

第四章 陶行知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187

一 陶行知的自我概念与行为方式 190

(一)陶行知的认知自我、他观自我和理想自我 190

(二)陶行知的成长历程与自我概念的形成 193

(三)陶行知“求真力行”的行为方式特点 219

二 陶行知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行为方向 222

(一)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的转变和行为方向的探索 222

(二)教育救国思想和行为方向上的确立 233

(三)“真与行”:对他人的认知和态度特点 239

三 陶行知的行为动机与教育实践 243

(一)保持自我概念一致性的推动力 244

(二)提高国民素质,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目标牵引力 250

第五章 结语 268

一 结论 269

(一)研究范式的确立 269

(二)三位教育家的同与异 269

二 讨论 272

(一)不容忘却的历史 273

(二)中国近现代教育家(知识分子)的独特性 281

(三)三位教育家的社会心理与行为方向对今日教育者的启示 284

主要参考文献 288

致谢 300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