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郑杰文,傅永军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01058965
- 标注页数:339 页
- PDF页数:3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47 ≥33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讲 经学的产生 1
(一)经 3
(二)经学 4
(三)孔子与《易经》 6
(四)孔子与《书经》 8
(五)孔子与《诗经》 11
(六)孔子与“三礼” 14
(七)孔子与《乐经》 18
(八)孔子与《春秋》 19
(九)孔门弟子传经 20
第二讲 经学的发展 25
(一)从六经、五经、九经到十三经 27
(二)汉代今、古文经学 31
(三)汉代经学发展四阶段 34
(四)宋明理学 36
(五)清学与朴学 38
(六)今、古文经学的振荡式发展 42
(七)经学振荡式发展的原因 44
第三讲 《周易》概说 47
(一)《周易》释名与经、传分合 49
(二)《周易》的成书与作者 50
(三)《周易》的性质 59
(四)《周易》古经的结构内容 63
(五)《易传》的内容与意义 69
(六)神秘的筮占体系 76
(七)易学发展轨迹 82
第四讲 《尚书》概说 87
(一)《尚书》的书名、纂辑、内容和体制 89
(二)汉代《尚书》学与今、古文《尚书》 94
(三)今本《尚书》及其辨伪问题 101
(四)今本《尚书》的文献价值 113
第五讲 《诗经》概说 127
(一)《诗经》的基本情况 129
(二)《诗经》诗篇的主要类别 131
(三)《诗经》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流传 135
(四)汉代四家《诗》的学术地位和历史命运 137
(五)《毛诗正义》与《诗经》汉学时代的终结 147
(六)《诗集传》——《诗经》宋学时代的典范 149
(七)清代《诗经》研究三大家 156
第六讲 “三礼”概说 165
(一)“三礼” 167
《周礼》概述 167
《仪礼》概述 176
《礼记》概述 185
(二)“礼”与中国传统礼乐文化 194
第七讲 《春秋》及其“三传” 199
(一)《春秋》 201
(二)《左传》 206
(三)《公羊传》 214
(四)《穀梁传》 220
第八讲 《论语》概说 227
(一)《论语》的成书 229
(二)《论语》的主要传本和注本 230
(三)《论语》所见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 234
(四)孔子及孔门弟子 243
第九讲 《孝经》概说 253
(一)《孝经》的作者与产生时代 255
(二)《孝经》的流传与注本 257
(三)《孝经》的思想内容 259
(四)《孝经》的思想来源、演变及其当代价值 265
第十讲 《尔雅》概说 269
(一)《尔雅》的产生 271
(二)《尔雅》的内容 272
(三)《尔雅》的流传 276
(四)《尔雅》的主要注本 278
(五)历代模仿《尔雅》的主要著作 281
(六)《尔雅》与传统小学 284
第十一讲 《孟子》概说 289
(一)《孟子》简介 291
(二)《孟子》的政治思想 293
(三)《孟子》的哲学伦理思想 295
(四)《孟子》由子学到经学变迁中的几个重要环节 298
(五)宋明理学简介 301
(六)《孟子》与宋明理学的关系 303
第十二讲 出土文献与儒家经典 311
(一)日渐增多的出土文献 313
(二)出土文献所见儒家文献与六经意识 314
(三)出土文献与六经相涉之内容 318
(四)出土文献的学术局限性 330
附录:参考书目 332
后记 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