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陆建华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529390
- 标注页数:200 页
- PDF页数:22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26 ≥20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论 1
一、礼学&荀子礼学 1
二、基本思路 3
第一章 荀子礼学产生的思想前提——春秋战国时期礼学的诞生与发展 6
一、春秋时期礼学的诞生 6
二、战国时期礼学的发展 15
第二章 礼之价值论 25
一、礼的政治价值(上):先王之道 26
二、礼的政治价值(下):诸侯治国之道 29
三、礼的人生价值:矫性养欲、规范行为 32
四、礼的形上价值:宇宙主宰 35
第三章 礼之发生论 39
一、天人相分:礼非天出 40
二、人性本恶:礼因“欲”生 46
三、人“群”需“分”:礼为“分”生 53
四、制礼主体:先王圣人 56
五、制礼仿效对象:天地和人 59
第四章 礼之本质论 63
一、礼的主要方面:政治制度 64
二、礼的次要方面(上):道德规范 68
三、礼的次要方面(下):宇宙之道 71
第五章 礼为人之本质论 74
一、有礼与无礼:人物之别 75
二、是否合礼:圣凡之分 78
三、能否行礼:等级重构标准 82
四、人本人性:分离对立 84
第六章 礼之认识论 87
一、认知对象:惟礼为上 88
二、知礼前提:人之能知与礼之可知 91
三、知礼器官:惟有心灵 93
四、知礼主体:圣人君子 98
第七章 礼乐同构论 102
一、礼乐同功:治人治世 105
二、礼乐同源:因性缘情 108
三、礼乐效法对象:同为天地 111
四、礼“别”乐“和”:“和”中有“别” 113
第八章 隆礼重法论 116
一、援法入礼:礼中有法 120
二、政治层面:礼法并重 122
三、理想层面:礼尊法卑 126
第九章 礼以解“弊”论 131
一、解“弊”依据:以礼为准 132
二、诸子之“弊”:违背礼乐(上) 135
三、诸子之“弊”:违背礼乐(下) 139
余论 荀子礼学的定位 145
一、荀子礼学在荀子哲学中的地位 145
二、荀子礼学在先秦诸子礼学中的地位 148
参考文献 152
文献综述 158
附录一 荀子哲学结构论 178
附录二 先秦儒家礼学的演变 190
后记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