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史锡尧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208068933
- 标注页数:504 页
- PDF页数:51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16 ≥50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我的观点(代序) 1
上编 现代汉语语法学 7
论语法、语义、语用三结合进行语言研究 7
论语义与语法的关系 15
词语组合确定结构和语义——汉语特点探索 24
论句义的表达和理解——兼谈汉语特点 35
词语组合的灵活性与表意的变异性——句法结构变换26种 45
在句子中研究词的组合功能——语法研究方法论之一 58
“介宾+动”向“动宾”的演变——语言的经济性原则 64
两种析句方法试评 68
语气词“了”、“呢”的表意作用 78
助词“了”在几个格式中的语法意义 85
结构助词“的”有时不表修饰限制 94
论副词“也”的基本语义 104
副词“才”的语法组合功能、语义、语用考察 116
副词“才”的一些特殊用法 130
副词“都”语义语用综合考察 133
副词“又”的语义及其网络系统 141
副词“才”与“都”、“就”语义的对立和配合 152
“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兼谈“不”、副词“没”的语用区别 164
“再”语义分析——并比较“再”、“又” 174
副词与哪些语言单位组合 183
试论“只要”、“只有”和“无论”所表示的条件 194
从“球”看名词词义的动化 200
事物单位词的由来及使用 207
“人”与动性语素组合的语义 217
使用动性语素“上”、“下”的心理基础 223
动词后“上”、“下”的语义和语用 231
语文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纪念黎锦熙先生100周年诞辰 238
《新著国语文法》的历史贡献 248
《中国文法要略》与汉语语法研究 255
《提要》产生的理论基础及尚需探讨的问题 263
中编 修辞学 273
准确地运用语言——学习鲁迅手稿得到的启示 273
鲁迅作品实词换用试析 281
虚词的选用——读鲁迅小说札记 289
鲁迅对副词的选用 296
鲁迅对助词“了”的选用 309
词语的配合呼应作用 322
语言犀利 解析精辟 328
《阿Q正传》中谬误逻辑推理的运用 332
《骆驼祥子》的词语选用 337
《骆驼祥子》多样化的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343
论虚词的修辞效果 360
创新选词与词义变化 371
论艺术化词语的生成 375
论“相似点”及比喻的生成 387
名词比喻造词 395
动词、形容词的比喻造词 403
比喻对语言文化的贡献 406
借代造成语研究 413
虚实联系 蕴含深远——谈一种文艺修辞 419
时间表述的艺术化——谈诗词的语言 428
古典诗词中虚词的运用 431
古诗名作中词的避复与重现 435
诗句掩盖下的句法结构——古典诗词的诗句与一般句子的异同 439
古典诗词的组句——从“簌簌衣巾落枣花”说起 444
古典诗词的特殊句法结构——兼谈特殊结构诗句的表达效果 447
古典诗词特殊句法结构再探 457
下编 现代汉语词汇学 465
“口”、“嘴”语义语用分析 465
“心”族词语的语义、语用考察 473
说“龙” 478
谈“虎” 482
谈“天”说“地” 487
说“长”道“短” 491
古代诗词中的“云”——兼谈有语素“云”的词语 495
为什么说“打”——若干“打……”的语义联系探索 498
说“一” 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