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理论研究
  • 作 者:林金辉著
  • 出 版 社: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61526941
  • 标注页数:241 页
  • PDF页数:26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1 ≥24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引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1

第二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 6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0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3

第二章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历史与比较 15

第一节 国外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15

第二节 我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 24

第三节 创造学研究的国际努力及其对我国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研究的启示 35

第三章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思想 46

第一节 传统文化、教育创新与高等学校创造教育 46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与创造教育 62

第三节 大学生的主体性与创造性 76

第四节 著名教育家的创造教育思想剖析 82

第四章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目标(一)——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90

第一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目标体系 90

第二节 大学生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发展 96

第三节 大学生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的发展 105

第四节 大学生形象思维与创造想象的发展 120

第五章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目标(二)——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发展 126

第一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内部动力系统 126

第二节 大学生创造动机的发展 132

第三节 大学生创造个性品质的形成 136

第四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140

第六章 高等学校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147

第一节 高等学校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含义及其依据 148

第二节 高等学校定位与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化与多样性 153

第三节 高等学校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与创业教育 162

第七章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 169

第一节 高等学校管理的“温室效应”与创造性环境的优化和利用 169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与创造性人才培养 176

第三节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与创造性人才培养 183

第四节 高等学校创造教育的保障机制 188

附录一 本书作者关于高校创造教育已有主要研究成果、已承担主要课题 203

附录二 本书作者2002年3—8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专题研究报告[摘要] 215

参考文献 225

后记 239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