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钟如雄著
- 出 版 社: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1143287
- 标注页数:258 页
- PDF页数:26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66 ≥25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汉字的取象原则和方法 12
1.1 “象”与“取象”的关系 14
1.2 汉字的“取象”原则 15
1.2.1 汉字取象原则之一:近取诸身 16
1.2.1.1 取象于男女生殖器官及其交合行为 18
1.2.1.2 取象于人体全貌及其部位 22
1.2.1.3 取象于人与自我或他物的行为 25
1.2.2 汉字取象原则之二:远取诸物 26
1.2.3 汉字取象原则之三:依类象形 27
第二章 汉字孳乳原理 30
2.1 阴阳观与汉字的孳乳原理 31
2.2 汉字的孳乳方法 32
2.2.1 同母并列构形法 34
2.2.2 同母重叠构形法 35
2.2.3 异母增附构形法 36
2.3 “文”与“字”的对立统一规律 42
第三章 汉字构形法的三度成熟 46
3.1 汉字构形法的初度成熟 47
3.1.1 “象形”与“取象”的关系 48
3.1.2 象形原理与象形构形法的关系 50
3.1.3 “独体”与“合体”的关系 58
3.2 汉字构形法的再度成熟 66
3.2.1 会意构形原理及其方法 67
3.2.2 会意与象形构形法的联系和区别 69
3.3 汉字构形法的第三度成熟 70
第四章 “转注”研究启示录 84
4.1 “《易》穷则变”的启示 85
4.2 “转语”的启示 90
4.3 《说文》重出字的启示 100
4.4 《说文》“亦声”字的启示 107
4.4.1 会意字改造变成“亦声”字 107
4.4.2 形声字改造变成“亦声”字 108
4.4.3 段注“包兼”说的启示 111
4.5 “改易殊体”的启示 116
第五章 汉字转换原理 124
5.1 “转注”与传统“六书”的关系 125
5.2 “转注”是汉字旧形改换的根本法则 135
5.3 “转注”也是汉字构形法转换的根本法则 142
第六章 汉字转注系统 147
6.1 构形法转换系统 149
6.1.1 顺向转换 150
6.1.1.1 象形转为会意 150
6.1.1.2 象形转为形声 153
6.1.1.3 会意转为形声 158
6.1.2 逆向转换 162
6.1.3 平行对转 167
6.1.3.1 会意构形法对转 167
6.1.3.2 形声构形法对转 174
6.2 字形转换系统 184
6.2.1 象形字转换成形声字 185
6.2.2 会意字转换成形声字 187
6.2.3 会意字对转 191
6.2.4 形声字对转 193
6.2.4.1 增形法 193
6.2.4.2 增声法 195
6.2.4.3 换形法 198
6.2.4.4 换声法 199
6.2.4.5 形声全换 203
第七章 转注字的形、音、义关系 208
7.1 “转注字”定义 208
7.2 转注字的形体关系 212
7.2.1 转注字与异体字的关系 214
7.2.2 转注字与同源字的关系 223
7.3 转注字的语音关系 234
7.4 转注字的意义关系 244
附录一:插图 257
附录二:专家评审意见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