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信息论与编码 第2版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信息论与编码  第2版
  • 作 者:陈运主编;周亮,陈新,陈伟建,李飞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21044587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1章 概论 1

1.1 信息的一般概念 1

1.2 信息的分类 4

1.3 信息论的起源、发展及研究内容 4

第2章 信源熵 7

2.1 单符号离散信源 7

2.1.1 单符号离散信源的数学模型 7

2.1.2 自信息和信源熵 8

2.1.3 信源熵的基本性质和定理 17

2.1.4 加权熵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2

2.1.5 平均互信息量 26

2.1.6 各种熵之间的关系 38

2.2 多符号离散平稳信源 39

2.2.1 序列信息的熵 39

2.2.2 离散平稳信源的数学模型 41

2.2.3 离散平稳信源的信源熵和极限熵 42

2.2.4 马尔可夫信源的极限熵 46

2.2.5 冗余度、自然语信源及信息变差 50

2.3 连续信源 52

2.3.1 连续信源的信源熵 53

2.3.2 几种特殊连续信源的信源熵 56

2.3.3 连续熵的性质及最大连续熵定理 58

2.3.4 熵功率 63

2.4 离散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 64

习题 68

第3章 信道容量 71

3.1 单符号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71

3.2 单符号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72

3.2.1 信道容量的定义 72

3.2.2 几种特殊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73

3.2.3 离散信道容量的一般计算方法 81

3.3 多符号离散信道的信道容量 83

3.3.1 多符号离散信道的数学模型 83

3.3.2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的信道容量 84

3.3.3 独立并联信道的信道容量 87

3.4 网络信息理论 88

3.4.1 多址接入信道的信道容量 89

3.4.2 广播信道的信道容量 92

3.4.3 相关信源的边信息与公信息 93

3.5 连续信道 95

3.6 信道编码定理 98

习题 99

第4章 信息率失真函数 103

4.1 基本概念 103

4.1.1 失真函数与平均失真度 104

4.1.2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定义 107

4.1.3 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性质 108

4.2 离散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112

4.2.1 离散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参量表达式 112

4.2.2 二元及等概率离散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115

4.3 连续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120

4.3.1 连续信源信息率失真函数的参量表达式 120

4.3.2 高斯信源的信息率失真函数 121

4.3.3 信息率失真函数与信息价值 125

4.3.4 信道容量与信息率失真函数的比较 128

4.4 保真度准则下的信源编码定理 128

习题 129

第5章 信源编码 131

5.1 离散信源编码 131

5.1.1 码字唯一可译的条件 131

5.1.2 香农编码 134

5.1.3 费诺编码 135

5.1.4 赫夫曼编码 136

5.1.5 游程编码 142

5.1.6 冗余位编码 145

5.2 连续信源编码 147

5.2.1 最佳标量量化 148

5.2.2 矢量量化 153

5.3 相关信源编码 156

5.3.1 预测编码 157

5.3.2 差值编码 158

5.4 变换编码 162

5.4.1 子带编码 163

5.4.2 小波变换 164

习题 166

第6章 信道编码 170

6.1 信道编码的概念 170

6.1.1 信道编码的作用与分类 170

6.1.2 编码信道 170

6.1.3 检错与纠错原理 172

6.1.4 检错与纠错方式和能力 174

6.2 线性分组码 175

6.2.1 线性分组码的矩阵描述 175

6.2.2 线性分组码的译码 177

6.2.3 码例与码的重构 182

6.3 循环码 188

6.3.1 循环码的定义与描述 188

6.3.2 循环码的生成矩阵 192

6.3.3 系统循环码 194

6.3.4 多项式运算电路 195

6.3.5 循环码编码电路 198

6.3.6 循环码的伴随多项式与检错 200

6.3.7 BCH码与RS码 201

6.4 卷积码 203

6.4.1 卷积码的矩阵描述 203

6.4.2 卷积码的多项式描述 208

6.4.3 卷积码的状态转移图与栅格描述 211

6.4.4 维特比(Viterbi)译码算法 215

习题 222

第7章 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 226

7.1 密码基本知识 226

7.2 古典密码体制 228

7.2.1 单表密码 229

7.2.2 多表密码 230

7.2.3 换位密码 234

7.3 现代密码体制 235

7.3.1 对称密码 236

7.3.2 非对称密码 238

7.4 密码体制的安全性测度 242

7.4.1 完善保密性 242

7.4.2 唯一解距离 243

习题 244

参考文献 24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