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教育评价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评价
  • 作 者:涂艳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06943
  • 标注页数:496 页
  • PDF页数:509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09 ≥49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教育评价概述 1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概念 1

一、价值与教育价值 1

二、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 4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类型 7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 7

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8

三、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12

第三节 教育评价的功能 15

一、鉴定—选拔功能 15

二、导向—激励功能 16

三、诊断—改进功能 19

四、反馈—调节功能 21

思考题 22

参考文献 22

第二章 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 23

第一节 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 23

一、考评阶段 24

二、测量阶段 25

三、描述阶段 27

四、判断阶段 31

五、建构阶段 37

第二节 我国教育评价的发展 44

一、经验考核时期 45

二、科举考试时期 47

三、系统发展时期 49

第三节 现代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56

一、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互补 57

二、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并重 59

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结合 60

四、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共存 62

五、元评价日益受到重视 63

思考题 65

参考文献 66

第三章 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原则 67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理念 67

一、以人为本 67

二、注重发展 72

三、重视过程 77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原则 83

一、教育性原则 83

二、真实性原则 85

三、动态性原则 87

四、协商性原则 89

五、多元化原则 91

六、伦理性原则 95

思考题 98

参考文献 98

第四章 教育评价的程序与设计 99

第一节 教育评价的程序 99

一、教育评价的准备 99

二、教育评价的实施 101

三、教育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处理 103

四、教育评价过程中的心理调控 104

第二节 教育评价的设计 107

一、明确评价目的 107

二、设计评价准则 108

三、分配相应权重 112

四、制定评价标准 114

五、选择评价方法 119

六、形成评价方案 120

附录 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 121

思考题 129

参考文献 129

第五章 量化评价方法 130

第一节 量化评价方法概述 130

一、量化评价方法的含义 130

二、量化评价方法的类型 131

三、量化评价方法的优势与不足 133

四、量化评价方法的基本要求 134

第二节 教育测量与评价 134

一、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 135

二、教育测量的信度与效度 135

三、测量工具的选择与运用 142

第三节 标准化测验 144

一、标准化测验的特点 145

二、标准化测验的设计与实施 147

三、标准化测验结果的解释 157

第四节 指标量化考评法 161

一、指标量化考评法的特点 161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62

三、指标量化考评法的实施 183

思考题 186

参考文献 186

第六章 质性评价方法 188

第一节 质性评价方法概述 188

一、质性评价方法的含义 188

二、质性评价方法的基本形式 191

三、质性评价方法的优势和局限 200

第二节 表现性评价法 202

一、表现性评价法的特点 203

二、表现性评价法的类型 205

三、表现性评价法的实施 207

第三节 档案袋评价法 211

一、档案袋评价法的特点 211

二、档案袋评价法的类型 213

三、档案袋评价法的实施 217

第四节 作品分析法 219

一、作品分析法的特点 219

二、作品分析法的类型 220

三、作品分析法的实施 226

思考题 228

参考文献 228

第七章 学生与学习评价(上) 230

第一节 学生评价观的变革 230

一、对传统学生评价的反思 230

二、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特点 235

第二节 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与学生评价标准 239

一、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239

二、学生评价标准 249

第三节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58

一、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258

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266

第四节 学生评价案例分析 268

案例 素质学分制改革 268

分析 273

思考题 274

参考文献 275

第八章 学生与学习评价(下) 276

第一节 学习评价概述 276

一、学习评价的内涵 276

二、学习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78

三、学习评价的要求 284

第二节 学生学业评价 288

一、学习能力评价 288

二、学业成绩评价 297

第三节 学业评价案例分析 307

案例 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改革 307

分析 310

思考题 310

参考文献 311

第九章 教师与教学评价 312

第一节 教师评价 312

一、教师评价概述 312

二、教师素质评价 320

三、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327

第二节 教学评价 333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 333

二、课堂教学评价 336

三、教学绩效评价 345

第三节 教学评价案例分析 351

案例 《晏子使楚》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点评 352

分析 358

思考题 359

参考文献 359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工作评价 361

第一节 班主任评价 361

一、班主任评价的意义 361

二、班主任素质评价 363

三、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 368

第二节 班级工作评价 378

一、班级工作评价的内容 379

二、班集体建设评价 380

三、班级德育工作评价 388

第三节 班级工作评价案例分析 400

案例一 校长的决定 400

分析 401

案例二 “历史的才是未来的”主题班会 403

分析 404

思考题 405

参考文献 405

第十一章 校长与学校评价 406

第一节 校长评价 406

一、校长评价的意义 406

二、校长素质评价 408

三、校长专业发展评价 412

第二节 学校评价 417

一、学校评价的内容 417

二、学校管理评价 422

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 426

第三节 学校评价案例分析 432

案例 闵行区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方案(2005年修订稿) 432

分析 449

思考题 450

参考文献 450

第十二章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 451

第一节 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的凸显 452

一、世纪之交的世界课程改革浪潮 452

二、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56

三、课程改革对课程评价的诉求 461

第二节 课程评价概述 465

一、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 465

二、课程评价的范围 467

三、课程评价的类型 470

四、课程评价的要求 471

第三节 校本课程评价 474

一、校本课程评价的内涵 475

二、校本课程评价的特点 477

三、校本课程评价的内容 479

四、校本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 484

第四节 校本课程评价案例分析 486

一、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概况 486

二、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评价 488

三、对开放性主题活动评价的分析 492

思考题 494

参考文献 494

后记 496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