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中国近代流民pdf电子书下载 > 政治法律
中国近代流民
  • 作 者:池子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06167
  • 标注页数:388 页
  • PDF页数:40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08 ≥38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严重的流民问题 1

第一节 古代流民扫描 3

一 从安土重迁到背井离乡 3

二 哀哉流民 7

三 均田限田及其他 12

第二节 近代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 15

一 离村率:一个量化分析 15

二 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 20

第二章 产生流民的合力 25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27

一 自然经济解体的冲击波 27

二 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吸附力 31

三 价值观念的转变 34

四 流民现象和流民问题 37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的破坏倾向与农民离村 40

一 土地兼并的狂潮和农民的无地化趋势 43

二 生活条件压迫生产条件 46

三 苛捐杂税重压下的农民 49

第三节 土匪、军队和饥馑 61

一 频繁的兵灾匪祸 61

二 饥馑的中国农民 65

第四节 宗族分裂和流民的产生 68

一 宗族制度及其功能 68

二 宗族“裂变”和流民的产生 70

第五节 流民现象发生的文化学考察 75

一 一种文化现象 75

二 生存环境与文化现象发生的关系 80

三 主体素质与文化选择 85

第三章 流民的流向 93

第一节 近代中国流民的流向宏观 95

一 流向的可选择性 95

二 空间流向的几股巨流 98

第二节 城市的近代化和城市流 105

一 近代工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近代化 105

二 流民进城的动机 108

三 城市流民的“职业”构成 113

第三节 农村流的扩散 117

一 走不出的黄土地 117

二 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 124

第四节 乞丐职业化 129

一 流民为乞 129

二 乞丐职业化 134

三 次生社会集团——丐帮 137

第五节 天经地义地当兵吃粮 142

一 流向正规军队 142

二 流向非正规军队 146

第六节 别开谋生之途——贩私盐 154

一 恼人的私盐贩子 154

二 盐枭活动概况 157

第四章 流民与近代中国社会 163

第一节 聚城效应的多角透视 165

一 多方面的正效应 165

二 流民进城的负面影响 172

第二节 逃脱农村的恶效应 183

一 削弱农村生产力 183

二 导致耕地的大量荒芜 187

三 有地无粮现象严重 190

第三节 社会震荡的基本原因——试观流民与“盗匪世界” 192

一 “盗匪世界” 192

二 流民是盗匪的来源之一 196

三 社会震荡的基本原因 200

第四节 两种类型的土客冲突 210

一 土客冲突的文化观 210

二 土客相煎的轰动事件——湖田案钩沉 220

第五章 流民问题的调节与控制 229

第一节 推广工艺——清末解决流民问题的新举措 231

一 在“振兴实业”的口号下推广工艺 231

二 以消纳流民为目的 234

三 “万室一陶”的实效 240

第二节 流民与中国农村的出路问题 243

一 农业在历史的挑战面前 244

二 土地问题的困局 253

三 农村工业化之梦 259

四 治民先治河 264

第三节 流民问题的根本解决在于城市工商业的充分发展 274

一 重工派的理想 274

二 近代中国的现实 277

三 “势所必至,理所必然” 280

结语 走出困扰 285

附录一 20世纪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研究概况 295

附录二 灾荒与流民——以19、20世纪之交的直隶为中心 341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 357

后记 385

后记之后 387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