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从莱庭,徐鲁亚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810958530
- 标注页数:846 页
- PDF页数:869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869 ≥8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西方修辞学的历时呈现:历史简述 1
第一节 西方修辞学的诞生及其发展历史分期 1
第二节 古典西方修辞学(1):古希腊修辞学 16
第三节 古典西方修辞学(2):古罗马修辞学 27
第四节 中世纪时期的西方修辞学 36
第五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修辞学 41
第六节 启蒙时期的西方修辞学 47
第七节 19世纪的西方修辞学 55
第八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1):现时——传统、新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修辞学 63
第九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2):新修辞学(A) 69
第十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3):新修辞学(B) 95
第十一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4):表达、发生、描写、心理、综合、结构修辞学 113
第十二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5):转换—生成、功能、话语、建构修辞学 127
第十三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6):现代修辞学与当代修辞学 139
第十四节 20世纪的西方修辞学(7):后现代修辞学 150
第二章 西方修辞学的共时描述:性状概说 183
第一节 修辞学的界定、实质、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183
第二节 修辞学的概貌 203
第三节 修辞学的分科(1):言语修辞学(A)主体修辞学 222
第四节 修辞学的分科(2):言语修辞学(B)交叉修辞学(a) 248
第五节 修辞学的分科(3):言语修辞学(C)交叉修辞学(b) 282
第六节 修辞学的分科(4):非言语修辞学 300
第七节 修辞学与某些相关学科的关系 309
第八节 修辞学的分类 336
第九节 修辞学的传统、流派与范式 362
第十节 修辞过程、顺序与结构:各语言层级修辞 370
第十一节 修辞批评 376
第十二节 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401
第三章 修辞操作、修辞手段与修辞格 413
第一节 修辞操作(1):操作方式与操作场 413
第二节 修辞操作(2):语言操作与话语操作 419
第三节 修辞手段 433
第四节 修辞手段的分类及修辞手段系统 439
第五节 修辞手段与修辞格 451
第六节 修辞格的传统分类及系统 466
第七节 普通修辞学的基础辞格系统 490
第八节 普通修辞学的叙事人称辞格 503
第九节 普通修辞学的叙事辞格 517
第十节 新辞格(修辞手段)系统的试建 537
第十一节 新辞格系统例释(1):Ⅰ词法辞格(A) 552
第十二节 新辞格系统例释(2):Ⅰ词法辞格(B) 569
第十三节 新辞格系统例释(3):Ⅱ句法辞格 586
第十四节 新辞格系统例释(4):Ⅲ语篇辞格 597
第四章 比喻辞格的意义、结构及功能 614
第一节 概说 614
第二节 亚里士多德论隐喻 622
第三节 喻词理论 635
第四节 比喻与词的意义 650
第五节 比喻与话语意义 669
第六节 比喻与新修辞学 687
第七节 比喻与相似 719
第八节 比喻与所指 742
第九节 比喻与哲学话语 760
第十节 比喻辞格的结构 791
第十一节 比喻辞格的功能 808
附录 修辞格(修辞手段)索引 821
主要参考文献 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