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李贽哲学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哲学宗教
李贽哲学思想研究
  • 作 者:傅小凡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11053964
  • 标注页数:280 页
  • PDF页数:292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0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92 ≥28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道”的多重含义 8

一、主体精神的创造 9

(一)意识内容与思维范畴 10

(二)自然之道与主体精神 16

(三)道的价值取决于主体 19

二、人的生命存在 22

(一)尊重个体的人本主义 23

(二)反抗封建的传统道德 29

(三)进于道者与得道之人 36

三、社会公正与历史规律 40

(一)人人平等的致一之道 42

(二)社会之道与历史进程 44

(三)因果报应与主体作为 46

四、精神的境界 50

(一)学道者的勇气与孤独 51

(二)求道精神与出世之心 55

(三)语言可表与得道气象 60

五、主体的能力 64

(一)技巧与力量 65

(二)方法与谋略 68

(三)认识与实践 72

第二章 “理”的多层意蕴 80

一、世界的所以然之故 80

(一)天下万物生于二 81

(二)理具有双重品质 84

(三)因果可倒行逆流 87

二、个体的自然与应然 92

(一)生命的自然与当然 92

(二)人际的自然与必至 96

(三)生与死的应然之则 101

三、历史必然与社会应然 104

(一)历史的所以然之故 105

(二)制度的合理与正当 108

(三)社会的所当然之则 112

第三章 “气”的多种性质 116

一、生命的力量 117

(一)化育万物的功能 117

(二)个体生命的能量 122

(三)生命力量的表现 125

二、本性与德性 129

(一)人的天然禀赋 129

(二)人的基本属性 131

(三)人的道德品性 134

三、精神与人格 139

(一)主体的精神追求 139

(二)人格的内在力量 145

(三)人格的外在表现 150

第四章 “心”的多项内容 157

一、本体之心 158

(一)本心 158

(二)真心 163

(三)心境 167

二、发用之心 170

(一)最初一念 170

(二)“直心”而动 175

(三)发愿大心 179

(四)心灵表现 184

三、道心人心 188

(一)追求真理的愿望 188

(二)人心的个性特征 192

(三)民心与圣人之心 194

(四)满足合理的欲望 197

第五章 “性”的多方解释 202

一、思维成果 202

(一)性者心生 203

(二)乾坤正性 204

(三)贞固之性 206

二、自然禀赋 207

(一)随其资性 208

(二)因材而笃 210

(三)天然至性 212

三、天赋个性 216

(一)天性 216

(二)任性 220

(三)率性 223

四、参赞化育 225

(一)见性 225

(二)德性 227

(三)尽性 229

五、生死之说 231

(一)两种性命 232

(二)性命之正 237

(三)性命所在 241

第六章 “情”的多样表现 245

一、普遍意义的情 245

(一)常物之大情 246

(二)天地之感应 250

(三)万物之不齐 253

二、不可抗拒的力量 256

(一)人的标准 256

(二)内心力量 260

(三)情势使然 264

三、情的沟通与表达 267

(一)真情的流露 267

(二)情性的表达 272

结语 277

主要参考文献 279

购买PDF格式(10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