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徐城北著
- 出 版 社: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11015749
- 标注页数:137 页
- PDF页数:147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47 ≥13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钢琴伴唱与钢琴王子 1
都是用钢琴 1
惊讶卡拉扬 3
梅兰芳死得其时 5
关键在于配套 6
第二章 胡伟民是谁 7
石破天惊的钦佩 7
又想起了阿甲 9
从体系上认识 11
关键在于导演 13
第三章 迪斯科+《苏三起解》 16
突发的震怒 16
各有各的道理 17
究竟谁迁就谁 18
话剧《魔方》的启迪 20
第四章 马金凤与《挂帅》 21
河南人怎么了 21
“一辈子一出戏” 22
豫剧惟“土”才美 23
艺术上的保守“并不错” 24
第五章 袁雪芬一席话 26
“我是尊敬梅先生的” 26
确有独特之处 27
“三大贤”的核心 28
“天哪——天”:旦行的本色 31
第六章 红线女的声音 33
人类声音的骄傲 33
“我就没‘做功’了?” 36
“两栖”的奥秘 37
读不懂的岭南文化 38
第七章 日本鼓童 40
巧遇王金璐 40
家在荒岛 42
自我流放 44
路不拾遗 47
第八章 男旦悲歌 50
“老一辈都没的说” 50
温如华的遭遇 52
胡文阁与吴汝俊 54
承认假定性 57
第九章 宜兰与歌仔戏 59
台湾有个宜兰县 59
庙会的现代化 62
歌仔戏演员学昆曲 64
功归学者的首先倡导 66
第十章 《红灯记》登陆台北 68
咱们这边是“大新闻” 68
“红剧场”这样说 69
真到台湾以后 70
人家那边不算新闻 71
第十一章 上海京剧院两度“西部行” 72
勇气可嘉 72
西部需要西部的戏 73
从大形势的“东西南北”回望梅兰芳 75
和“大杭州”争夺越剧吧 77
第十二章 《欲望城国》传授北京 80
这个决心下得好 80
两个“入口”哪个高 82
从大形势说到梅兰芳 83
“文化球”与“文化京剧” 84
第十三章 刘曾复“下”上海 87
对“大世界”作大揖 87
王元化很推崇他 90
余叔岩艺术的权威诠释者 92
还有一位吴小如 93
第十四章 音配像为什么出自天津 94
天津与京剧 94
走出京剧的困难时期 95
自制“音配像” 97
天津话与天津味 98
第十五章 振兴昆曲:上海、苏州各有“一元” 101
各打各的牌 101
各走各的路 103
各有各的道理 104
赞成“双赢” 106
第十六章 《大唐贵妃》 110
量体裁衣 110
最妙主题曲 113
关于李杨爱情 114
再说“大制作” 115
第十七章 关于“京昆合演” 117
最早的炒作 117
舒服与不舒服 119
剧种的“分”与“合” 122
“海派”是非谈 123
第十八章 京剧电视剧怎么制作 126
我曾冒傻气 126
新拍《将相和》 128
创新也有方向问题 130
京剧人也要走出梨园 131
王元化先生访谈录(代后记)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