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一个阶层的消失  晚清以降塾师研究
  • 作 者:蒋纯焦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6787453
  • 标注页数:387 页
  • PDF页数:39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2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98 ≥3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第一章 “清闲客”与“自在囚”——前近代社会的塾师 14

一、“塾”与“塾师” 14

二、塾师的从业与执教 27

三、塾师的经济生活与社会交往 47

四、个案分析 55

第二章 因袭与变更——19世纪下半叶的塾师 69

一、塾师职业需求与职业队伍 70

二、塾师教学活动与职业形象 89

三、塾师职业收入与社会流动 107

四、个案分析 119

第三章 教育转型与角色转换——清末新政至辛亥革命的塾师 137

一、废科举兴学堂的冲击及其局限 137

二、塾师与清末私塾改良 161

三、塾师认同危机与流动变化 175

四、个案分析 194

第四章 从主流到边缘的转化——中华民国时期的塾师 214

一、塾师与民国私塾改良 214

二、小学发展与私塾异动 237

三、塾师阶层的困窘与末路 257

四、个案分析 271

第五章 终结于新型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的塾师 283

一、私塾消亡与塾师消失 283

二、塾师阶层消失的多视角分析 291

三、后塾师时代的乡村教师 295

四、个案分析 299

结语 304

附录一:蒲松龄作品三种 319

附录二:张先生讨学钱 342

附录三:《历代教育名人志》所收录的晚清以来塾师群像 360

参考文献 371

后记 385

购买PDF格式(12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