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金宏柱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117086386
- 标注页数:446 页
- PDF页数:47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76 ≥44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总论 3
1.1 推拿学简史 3
1.2 推拿学的发展和研究 5
1.3 怎样学习推拿 6
2 推拿学的作用原理 7
2.1 调整阴阳 7
2.2 补虚泻实 7
2.3 活血化瘀 8
2.3.1 促进血液流通 8
2.3.2 改善血液流变 8
2.3.3 降低血流阻力 8
2.3.4 改善心脏功能 9
2.3.5 促进微循环建立 9
2.4 舒筋通络 9
2.5 理筋整复 10
3 经络腧穴 11
3.1 经络腧穴的基本理论 11
3.1.1 十二经脉 11
3.1.2 奇经八脉 13
3.1.3 十五络脉 13
3.1.4 十二经别 13
3.1.5 十二经筋 14
3.1.6 十二皮部 14
3.2 常用腧穴 15
4 推拿常用检查方法 23
4.1 头面部检查 23
4.1.1 望诊 23
4.1.2 触诊 24
4.2 胸腹部 25
4.2.1 望诊 25
4.2.2 触诊 25
4.3 脊柱部 26
4.3.1 望诊 26
4.3.2 触诊 26
4.3.3 运动检查 26
4.3.4 特殊检查 27
4.4 上肢部 28
4.4.1 肩部 28
4.4.2 时部 30
4.4.3 腕掌指部 31
4.5 下肢部 32
4.5.1 髋部 32
4.5.2 膝部 33
4.5.3 踝部 34
5 推拿基本练功法 36
5.1 推拿练功法的特点和作用 36
5.1.1 推拿练功法的特点 36
5.1.2 推拿练功对机体的作用 37
5.2 易筋经练习法 38
5.3 少林内功练习法 44
6 推拿手法 53
6.1 成人推拿基本手法 54
6.1.1 一指禅推法 54
6.1.2 ?法 55
6.1.3 揉法 57
6.1.4 摩法 58
6.1.5 擦法 59
6.1.6 推法 60
6.1.7 抹法 63
6.1.8 扫散法 63
6.1.9 搓法 64
6.1.10 振法 64
6.1.11 抖法 65
6.1.12 按法 66
6.1.13 压法 67
6.1.14 点法 67
6.1.15 捏法 68
6.1.16 拿法 68
6.1.17 捻法 69
6.1.18 拨法 69
6.1.19 拍法 70
6.1.20 击法 70
6.1.21 弹法 72
6.1.22 摇法 72
6.1.23 拔伸法 76
6.1.24 背法 79
6.1.25 扳法 79
6.2 成人复式推拿手法 86
6.2.1 按揉法 86
6.2.2 拿揉法 87
6.2.3 推摩法 87
7 成人疾病的推拿治疗 89
7.1 骨伤科病症 89
7.1.1 落枕 89
7.1.2 颈椎病 90
7.1.3 急性腰扭伤 95
7.1.4 慢性腰肌劳损 99
7.1.5 退行性脊柱炎 100
7.1.6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01
7.1.7 腰椎间盘突出症 102
7.1.8 胸胁屏伤 105
7.1.9 骶髂关节错缝 106
7.1.10 梨状肌综合征 108
7.1.11 腰背肌筋膜炎 109
7.1.12 肩关节周围炎 111
7.1.13 肱骨外上髁炎 112
7.1.14 腕管综合征 114
7.1.15 腕关节扭挫伤 115
7.1.16 髂胫束劳损 116
7.1.1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17
7.1.18 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119
7.1.19 踝关节扭挫伤 121
7.1.20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123
7.2 内妇五官科病症 125
7.2.1 胃脘痛 125
7.2.2 泄泻 126
7.2.3 便秘 128
7.2.4 高血压病 129
7.2.5 冠心病 130
7.2.6 头痛 131
7.2.7 失眠 133
7.2.8 中风后遗症 135
7.2.9 痛经 136
7.2.10 更年期综合征 138
7.2.11 阳痿 140
7.2.12 牙痛 141
7.2.13 耳聋 142
7.2.14 郁证 143
7.2.15 月经不调 144
8 小儿常见疾病推拿治疗 147
8.1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147
8.1.1 推法 147
8.1.2 揉法 148
8.1.3 按法 149
8.1.4 摩法 149
8.1.5 掐法 150
8.1.6 捏法 150
8.1.7 运法 151
8.1.8 捣法 151
8.2 小儿复式操作手法 152
8.2.1 黄蜂入洞 152
8.2.2 双凤展翅 152
8.2.3 按弦走搓摩 153
8.2.4 猿猴摘果 153
8.2.5 水底捞月 153
8.2.6 打马过天河 154
8.2.7 运土入水 154
8.2.8 运水入土 155
8.3 小儿推拿特定穴 155
8.3.1 坎宫 156
8.3.2 天门 156
8.3.3 太阳 157
8.3.4 耳后高骨 158
8.3.5 天柱骨 158
8.3.6 乳根 158
8.3.7 乳旁 158
8.3.8 胁肋 158
8.3.9 腹 159
8.3.10 脐 159
8.3.11 丹田 159
8.3.12 肚角 159
8.3.13 肺俞 160
8.3.14 脊柱 160
8.3.15 七节骨 160
8.3.16 龟尾 161
8.3.17 脾经 161
8.3.18 肝经 161
8.3.19 心经 162
8.3.20 肺经 162
8.3.21 肾经 162
8.3.22 小肠 162
8.3.23 大肠 163
8.3.24 肾顶 163
8.3.25 四横纹 163
8.3.26 小横纹 163
8.3.27 掌小横纹 163
8.3.28 胃经 164
8.3.29 板门 164
8.3.30 内劳宫 164
8.3.31 小天心 164
8.3.32 内八卦 165
8.3.33 总筋 165
8.3.34 大横纹 165
8.3.35 左端正 166
8.3.36 右端正 166
8.3.37 五指节 166
8.3.38 二扇门 166
8.3.39 上马 167
8.3.40 威灵 167
8.3.41 精宁 167
8.3.42 膊阳池 167
8.3.43 一窝风 167
8.3.44 三关 168
8.3.45 六腑 168
8.3.46 天河水 169
8.4 小儿常见病症 169
8.4.1 小儿病治疗特点 169
8.4.2 咳嗽 170
8.4.3 发热 171
8.4.4 哮喘 173
8.4.5 呕吐 174
8.4.6 泄泻 176
8.4.7 厌食 177
8.4.8 便秘 178
8.4.9 夜啼 179
8.4.10 遗尿 180
8.4.11 小儿肌性斜颈 182
8.4.12 小儿桡骨头半脱位 183
9 自我推拿保健 184
9.1 自我推拿保健对人体的作用 184
9.2 自我推拿保健操作方法 184
9.2.1 疏肝理气法 184
9.2.2 宁心安神法 185
9.2.3 健脾和胃法 186
9.2.4 宣肺解表法 186
9.2.5 固肾增精法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