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伤科集成 续集pdf电子书下载 > 医药卫生
伤科集成  续集
  • 作 者:丁继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1744292
  • 标注页数:1565 页
  • PDF页数:158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3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580 ≥156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部分 古代伤科论著 1

余瀛鳌按 1

一、经典伤科 5

(一)《圣济总录》 5

(二)《普济方》 31

(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40

二、儒家伤科 187

(一)《洪氏集验方》 187

(二)《医方选要》 187

三、道家伤科 191

(一)《圣济总录纂要》 191

(二)《秘传要书》 196

(三)《跌打损伤验方》 204

(四)《伤科秘传》 212

(五)《伤科绘图附方》 232

(六)《伤科医书》 244

(七)《保命集》 302

(八)《名方类证医书大全》 305

四、佛家伤科 310

(一)《秘传打损扑伤奇方》 310

(二)《少林寺真传跌打刀伤药本》 320

(三)《少林寺存下班中跌打妇科万应良方》 327

(四)《跌打良方》 332

(五)《跌打损伤接骨用药备要》 342

(六)《少陵伤科方》 367

(七)《少林正宗嫡传骨伤秘籍禁方》 377

(八)《少陵秘传》 402

五、兵家伤科 411

(一)《儒门事亲》 411

(二)《卫生宝鉴》 412

(三)《少林寺伤科秘方》 416

(四)《伤科秘书》 417

六、民族伤科 432

(一)《跌打伤损及杂症药方》 432

(二)《日本吉利禅师伤科秘本》 467

(三)《伤科秘要》 492

(四)《跌打损伤治法总论》 509

(五)《论跌打损伤症》 521

七、汇通伤科 534

(一)《临阵伤科捷要》 534

(二)《整骨新书》 543

(三)《全身骨图考正》 588

(四)《中国接骨图说》 614

八、流派伤科 651

(一)《劳氏家宝科》 651

(二)《梅应本跌打损伤接骨入骱诸方》 670

(三)《王传伤科秘方》 677

(四)《伤科杂症》 688

九、导引伤科 698

(一)《卸骨法》 698

(二)《跌打损伤验方》 707

(三)《少林七十二艺练法》 723

(四)《实验伤科》 765

(五)《选古新集·拳法精明》 805

(六)《穴道拳诀》 812

(七)《接骨方书五种》 835

(八)《三十六穴伤门图》 860

十、杂家伤科 872

(一)《跌打损伤妙方》 872

(二)《金疮铁扇散》 877

(三)《伤科良方》 879

(四)《跌打新书》 886

(五)《小儿产妇跌打杂症》 915

(六)《伤科秘诀》 931

(七)《伤科秘书》 940

(八)《秘传伤科接骨入骱第一》 984

(九)《全角保生方》 989

(十)《秘传神效骨镞科》 992

(十一)《伤部秘诀》 1016

(十二)《伤科参究·伤科诸方》 1030

(十三)《伤医大全》 1039

(十四)《外伤验方汇集》 1066

(十五)《损伤妙药方》 1077

(十六)《秘本跌打科》 1093

(十七)《接骨入骱全书》 1101

(十八)《伤疡屡效方》 1118

(十九)《外伤科》 1150

(二十)《伤科全集》 1170

(二十一)《伤科药方》 1184

(二十二)《伤科神方》 1206

(二十三)《秘传伤科》 1220

(二十四)《秘传伤科全书》 1232

(二十五)《伤科秘传》 1257

(二十六)《救伤秘方》 1278

(二十七)《验方》 1281

(二十八)《跌打损伤应验良方》 1305

(二十九)《伤科》 1321

第二部分 现代伤科医家及伤科机构检索 1334

丁继华按: 1334

一、现代伤科医家简介 1335

二、现代著名伤科流派的简介 1356

(一)魏氏伤科 1356

(二)洛阳平乐郭氏正骨 1367

(三)郑州郭氏正骨 1384

(四)西北郭氏正骨 1386

(五)成都何氏伤科 1395

(六)粤海何氏伤科 1409

(七)学术思想及医疗特色 1411

(八)上海石氏伤科 1421

(九)辽宁苏氏伤科 1429

三、伤科机构之检索 1437

四、中国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大事记 1450

第三部分 附录 1453

丁继华按: 1453

中国科协学术研讨会专辑 1453

中医骨伤科的渊源及其发展 1456

中医骨伤科的治疗方法 1463

历代中医骨伤科药治的分析 1467

中药治疗骨折的研究 1471

中医手术疗法之渊源考 1473

中医麻醉术的发展 1478

伤科痛证诊治管见 1480

补肾药治疗骨关节病的实验研究 1483

中医骨伤科古医籍的文献库 1487

现代中医骨伤科流派的探讨 1490

平乐郭氏正骨 1492

试谈中医骨伤科理论的研究 1500

“肾主骨”的探讨 1506

补肾学派 1509

论攻下派对骨伤科的影响 1515

补土派对骨伤科的影响 1519

少林伤科 1524

武当派伤科 1527

汇通派对骨伤科的影响 1533

儒家伤科按语 1537

佛家伤科按语 1540

兵家伤科按语 1542

流派伤科按语 1544

导引伤科按语 1547

再谈气血学说 1549

伤科古文献的整理研究 1552

伤科分类的探讨 1553

“补肾学派”的形成和基本观点 1555

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的探讨 1557

伤科手法的历史沿革 1560

中医骨伤科古医籍的整理研究 1562

跋 1565

购买PDF格式(3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