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
  • 作 者:钱佩玲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40206897
  • 标注页数:324 页
  • PDF页数:33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4 ≥3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1章 面向21世纪的国际高中数学新课程 1

第1节 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数学新课程 2

1.1.1 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制订背景 2

1.1.2 面向21世纪的美国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3

1.1.3 分析与启示 8

第2节 面向21世纪的日本高中数学新课程 11

1.2.1 日本的教育情况简介 11

1.2.2 面向21世纪的日本高中数学学习指导要领 13

1.2.3 分析与启示 19

第3节 面向21世纪的俄罗斯高中数学新课程 21

1.3.1 俄罗斯的数学教育 21

1.3.2 面向21世纪的俄罗斯高中数学教育标准 22

1.3.3 分析与启示 26

第4节 面向21世纪的国际高中数学新课程发展趋向 28

1.4.1 国际高中数学新课程的两种类型 28

1.4.2 面向21世纪的国际高中数学新课程的选择性 28

1.4.3 面向21世纪的国际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内容 29

1.4.4 分析与启示 30

第2章 走进我国高中数学新课程 33

第1节 我国数学课程的发展 34

2.1.1 简单的历史回顾 34

2.1.2 对我国数学课程现状的认识 36

2.1.3 国内外数学课程的发展趋势 40

第2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 41

2.2.1 对数学教学的再认识 41

2.2.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48

第3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结构和定位 60

2.3.1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框架结构及其特点 60

2.3.2 必修课程的构成及其整体定位 62

2.3.3 选修系列1、2的构成及其整体定位 63

2.3.4 选修系列3、4的构成及其整体定位 63

2.3.5 如何组织学生选择课程 64

第3章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策略 65

第1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 66

3.1.1 教学设计概述 66

3.1.2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的特点 76

第2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学习策略 77

3.2.1 面向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学习策略 77

3.2.2 几种具体的数学学习策略 81

第4章 高中数学新课程必修课程的教学 87

第1节 必修课程的内容、要求与变化 88

4.1.1 必修课程的内容及其整体定位 88

4.1.2 必修课程内容的要求与变化 88

第2节 必修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100

4.2.1 函数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00

4.2.2 几何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22

4.2.3 算法初步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38

4.2.4 统计、概率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43

4.2.5 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56

第5章 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课程系列1、2的教学 171

第1节 选修课程系列1、2的内容、变化与要求 172

5.1.1 选修课程系列1、2的内容及其整体定位 172

5.1.2 选修课程系列1、2内容的要求与变化 173

第2节 选修课程系列1、2的教学设计与评析 184

5.2.1 常用逻辑用语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84

5.2.2 几何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92

5.2.3 推理与证明、框图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199

5.2.4 微积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208

5.2.5 计数原理、统计案例、概率内容的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213

第6章 高中数学新课程选修课程系列3、4的教学 231

第1节 选修课程系列3的实施 232

6.1.1 设置选修课程系列3的意图 232

6.1.2 数学史选讲的教学 232

6.1.3 信息安全与密码的教学 235

6.1.4 球面上的几何的教学 238

6.1.5 对称与群的教学 243

6.1.6 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的教学 245

6.1.7 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的教学 249

第2节 选修课程系列4的实施 252

6.2.1 设置选修课程系列4的意图 252

6.2.2 几何证明选讲的教学 252

6.2.3 矩阵与变换的教学 256

6.2.4 数列与差分的教学 259

6.2.5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教学 263

6.2.6 不等式选讲的教学 265

6.2.7 初等数论初步的教学 270

6.2.8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的教学 273

6.2.9 统筹法与图论初步的教学 279

6.2.10 风险与决策的教学 282

6.2.11 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的教学 284

第7章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评价 289

第1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290

7.1.1 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高中数学新课程评价的基本出发点 290

7.1.2 高中数学新课程关注学生对数学价值和数学教育价值的认识 291

7.1.3 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结构变化要求多种评价方式 291

第2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应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293

7.2.1 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293

7.2.2 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与方式 296

第3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评价 300

7.3.1 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评价 300

7.3.2 对数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评价 303

第8章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高中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307

第1节 高中数学新课程与高中数学教师的素养 308

8.1.1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的特点 308

8.1.2 普通中学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 309

第2节 高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313

8.2.1 教师在职培训 314

8.2.2 中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途径 321

参考文献 323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