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汉字与中国设计
  • 作 者:李丛芹著
  • 出 版 社:北京:荣宝斋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0309451
  • 标注页数:193 页
  • PDF页数:21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5 ≥19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引言 1

第一章 汉字思维与中国设计思维 12

第一节 几个前提性问题 12

一、对思维的简单交代 12

二、汉字思维的提出 14

三、如何理解设计思维 21

第二节 从“字象”到“象事知器” 23

一、字象的勾勒 23

二、象思维的标举 24

三、汉字中象思维的洞悉 26

四、汉字象思维的特征 28

五、从“字象”到“象事知器” 32

第三节 从“人本”到“制具尚用” 35

一、主体投射的汉字构形 35

二、以人为本的适用设计 37

三、以情为寄的审美设计 41

第四节 从“合体”到“主观营造” 43

一、合体与阴阳五行模式 43

二、设计中的组合与偶化 46

第二章 汉字的创造、运用与中国设计方法 51

第一节 从“六书”到“二书”的辨析 51

一、六书源流 51

二、“三书”、“两书”等的分蘖 52

三、何以依唐说 53

第二节 造字的表达与中国设计方法 54

一、对于方法的简单讨论 54

二、造字的表达对中国设计方法的启示 56

第三节 借字的表达与中国设计方法 82

一、“通其变”的借字 82

二、设计中的“因借” 83

第三章 汉字的诗性与中国设计的诗化 89

第一节 汉字的诗性 89

一、从“六书”到“六义” 89

二、从字象到字境 93

三、从用字到修辞 95

第二节 汉字诗性对中国设计的影响 98

一、精神与情感的牵引 98

二、用字与炼字方法的启迪 108

第三节 中国设计的诗化 110

一、境界的诗化 111

二、手法的诗化 117

第四章 对传统汉字图形的考察 121

第一节 汉字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121

第二节 汉字图形的文化蕴涵 127

一、承当神秘的思想 127

二、传递吉祥的祈求 130

第三节 汉字图形的审美特征 133

一、图文并生的形态 133

二、雅俗共赏的特质 140

第五章 印刷字体的流变与多重特征 143

第一节 印刷字体的流变 143

一、印刷术的发明 143

二、隋唐时期的刻书 144

三、宋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145

四、元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152

五、明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156

六、清代的雕版印书及其所用字体 161

第二节 美术字的来龙去脉 164

一、讨论美术字的几个前提 164

二、美术字的分类 169

三、美术字的创变路径 171

第三节 印刷字体的多重特征 175

一、印刷字体的实用性特征 176

二、印刷字体的艺术特征 177

三、印刷字体的文化特征 178

结论 181

余论 185

参考文献 187

后记 191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