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谢之君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309055209
- 标注页数:187 页
- PDF页数:19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96 ≥18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第一章 西方思想家对隐喻认知功能的思考 12
一、古典理论 12
二、维柯:“理据就是隐喻” 14
三、卢梭:“语言在最初是隐喻的” 16
四、卡西尔:“原始人用隐喻思维” 17
五、理查兹:“隐喻无所不在” 18
六、布莱克:相互作用论 20
七、雅可布逊:聚合/选择说 22
八、沃尔波鲁格:心理转换 24
九、利科:“隐喻创造意义” 26
第二章 隐喻:从修辞格到认知 30
一、修辞学意义上的隐喻 30
二、比喻辞格的隐喻认知共性 32
三、DM(dead metaphor)的启示 34
第三章 概念隐喻与概念整合 37
一、莱考夫其人 37
二、“概念隐喻”的含义 38
三、辞格是概念隐喻的不同类型 40
四、隐喻概念的系统性 48
五、体验哲学 53
六、概念整合理论 56
第四章 隐喻的界定与相似性 59
一、隐喻的界定 59
二、隐喻与类比 66
三、相似性创造的可能性 71
四、相似性创造的必要性 74
第五章 隐喻的投射机制 80
一、范畴化认知 81
二、表象世界和符号世界 89
三、建构主义的认知互动 90
四、隐喻中的认知关系 94
五、隐喻的投射机制 96
第六章 隐喻与语言阐释 105
一、隐喻与语言文字的形态发生 105
二、隐喻与一词多义 111
三、隐喻与社会文化意识 117
第七章 核心语义与隐喻意义 123
一、字面意义与思维方式 123
二、语义的指称 124
三、语义的特征 125
四、词语的定义 126
五、歧义、多义与创新词汇 128
六、范畴理论与词义 130
第八章 图示隐喻与语义互补模式 134
一、图示与隐喻 134
二、语义成分与原型理论图示 135
三、隐喻化图示模式的意义 140
四、语义三角的隐喻解释 142
五、隐喻与言语交际行为 148
第九章 翻译中的隐喻性认知 158
一、翻译是一个认知过程 158
二、翻译中的隐喻认知体现 159
三、相似性的二重性认知 162
四、翻译理论本身的隐喻认知 163
第十章 隐喻与外语教学 164
一、隐喻是一种认知理论模式 164
二、隐喻是一种认知教学理念 165
三、词汇层面的隐喻认知 166
四、语法范畴自身的认知 169
五、对象域描写与语言技能 170
六、用已知理解未知 174
七、对“教学法”本身的隐喻认知 176
余论 177
一、关于隐喻的普遍性 177
二、语义特征问题 178
三、启示 179
参考文献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