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法律的界限  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
  • 作 者:陈景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62031088
  • 标注页数:349 页
  • PDF页数:360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1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60 ≥34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导论  1

一、基本设问:问题间的传承  1

二、题目解释&Ⅰ:法实证主义与实证主义哲学  8

三、题目解释&Ⅱ:命题的功能与意义  11

四、论证结构  13

第一章 分离命题:实证主义的基础命题  16

第一节 实证主义的兴起  17

一、传统自然法的世俗化:本质-神谕-理性  18

二、知识论的转变:事实与价值的二分  25

三、主权论、民族国家与实在法地位的变化  28

四、Hobbes的命令理论  30

第二节 经验与规范:实证主义最初的理论模型  33

一、John Austin的经验实证主义  33

二、Hans Kelsen的规范实证主义  43

三、分离命题与制裁中心的法律概念:两个理论模型的比较  52

第三节 精致的实证主义:H.L.A.Hart的理论模型  54

一、行动中的语言:对定义研究方法的批判  55

二、对原有法律理论的批判  57

三、义务观念与内在观点  63

四、双重规则理论与承认规则的属性  68

五、分离命题与最低限度自然法  72

第四节 何谓实证主义:分离命题的功能与意义  74

一、实证主义的基本特征:分离命题  74

二、分离命题的内涵  76

三、分离命题与主权者、基本规范、承认规则  80

第二章 社会来源命题与道德安置命题  84

第一节 规则模式与承认规则的缺陷:Dworkin的批判  85

一、规则模式:Dworkin对实证主义理论的总结  86

二、法律原则与承认规则  88

三、社会规则理论与承认规则的属性  98

四、小结  106

第二节 Joseph Raz的社会来源命题  106

一、Raz论法律规则与法律原则的区别  107

二、社会来源命题  115

三、小结  120

第三节 道德安置命题  120

一、David Lyons对于德沃金的批判  121

二、Jules Coleman的积极与消极实证主义  126

三、Wil Waluchow的强与弱实证主义  133

四、小结  137

第四节 包容性实证主义与排他性实证主义  137

一、两种实证主义的分野及其名称的确定  137

二、两种实证主义的共同点  141

三、实证主义的实证观念  145

第三章 社会惯习命题  148

第一节 Dworkin对惯习命题的挑战  149

一、参与者观点、法理学性质与法律观念  150

二、理论争论与经验争论  154

三、法律的语义学理论与语义学之刺  158

四、两种惯习命题及其缺陷  161

五、整体法理论的缺陷与本节小结  168

第二节 实证主义的反驳与哈特的惯习主义转向  170

一、理论研究者的观点与法律理论的基本属性  171

二、语义学之刺与实证主义  176

三、Hart的惯习主义转向  181

第三节 构成性惯习与合作性惯习  186

一、惯习与法律  187

二、构成性惯习  190

三、合作性惯习  198

第四节 实证观念与惯习命题  208

一、实证观念与社会事实命题  208

二、惯习命题及其对于Dworkin批判的化解  210

三、排他性实证主义与惯习命题  213

第四章 权威命题与实践差异命题  215

第一节 权威命题与法律概念  216

一、Joseph Raz的权威理论  217

二、权威命题与法律概念的联结  226

三、权威与排他性实证主义  230

四、小结  236

第二节 实践差异命题  238

一、一般规范性判断与规则的区别  240

二、法律理论与规则指引  246

三、规则指引功能与实践差异命题  250

四、政治道德与实践差异  254

五、小结  259

第三节 包容性实证主义对于权威性命题的批判  260

一、权威性与断然性的分离:Waluchow的理由  261

二、正当性权威与法律概念:Coleman的回应  270

三、法律对于正当性权威的要求:Himma的反驳  277

第四节 包容性实证主义对于实践差异命题的批判  282

一、包容性实证主义的充分成分与必要成分  282

二、必要成分、充分成分与实践差异命题  285

三、法律的功能与实践差异命题  289

四、本章小结  292

第五章 综合讨论:法律的界限  298

第一节 各命题间的关系  299

一、四个命题群间的传承  299

二、命题之间的对抗  310

第二节 法律的界限与权威  312

一、包容性实证主义的优越性  312

二、可分离命题、道德论证与法律的界限  317

三、包容性实证主义与法律的权威性  320

四、法律、道德与实践推理:仍需澄清的问题  322

第三节 法律理论的属性与价值判断  324

一、哈特的描述社会学  325

二、德沃金的参与者观点与规范性理论  326

三、描述性法律理论与价值判断  328

结论  332

参考文献  334

后记  347

购买PDF格式(11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