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说文》与上古汉语词义研究
  • 作 者:宋永培著
  • 出 版 社:成都:巴蜀书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806592202
  • 标注页数:508 页
  • PDF页数:51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5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517 ≥508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王宁 1

一 先秦文献词义系统地贮存了汉语词义的源头 1

二 《说文》对上古汉语字词的系统整理 15

三 《说文》与文献词义学的发展 24

四 《说文》单个词的词义系统 51

五 《说文》众多的词的意义体系 69

六 从《说文》词义系统论证“水厓”、“崩陨”、“危高”等义的本源与联系 92

七 从《说文》词义系统论证“拯溺”、“舟旋”、“匝遍”等义的本源与联系 125

八 从《说文》词义系统论证“舟舆”、“栋极”、“登进”等义的本源与联系 148

九 从《说文》词义系统论证“高上”、“州丘”、“居处”等义的本源与联系 165

十 《说文》意义体系与上古史 177

十一 《说文》词义系统与古代中国统一多于分裂的思想依据 206

十二 《说文》与反义、同义、同源 223

十三 上古字词形义研究的基本功与必备条件 243

十四 《诗经》、群经的贯通研究与诗义考释 256

十五 《论语》“民”、“人”之别 274

十六 《左傅》“度”、“量”、“制”、“非”的含义与联系 315

十七 《周礼》“通”、“达”词义的系统联系 323

十八 上古“通”、“达”在词义上的区别 335

十九 上古“文”、“化”及其系统词义 352

二十 《说文解字注》与词义引申 369

二十一 章太炎、刘师培、黄侃、黄节、沈兼士等的语言文字研究 403

二十二 “训诂”的本义与“六经皆史”的内涵 439

二十三 训诂学与古代学术的根本传统 462

后记 503

购买PDF格式(15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