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肖传国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2307163
- 标注页数:240 页
- PDF页数:25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0 ≥240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西学东渐——立宪主义思想的确立 1
第一节 明治初年的开明政策及立宪主义的确立 1
第二节 对西方近代宪法思想的摄取 11
第二章 百花齐放——自由民权派的宪法思想 24
第一节 自由民权运动对《明治宪法》制定的影响 25
第二节 民众的宪法构想 43
第三章 “西方来客”——普鲁士·德意志宪法模式的确立 66
第一节 岩仓使节团对西方政治制度的考察 66
第二节 对英国议会制度的初步否定 82
第三节 普鲁士·德意志宪法模式的确立 91
第四章 “西天取经”——对普鲁士·德意志宪法理论的吸收 113
第一节 伊藤宪法调查的动因及目标 113
第二节 德奥学者的宪法思想 117
第三节 对普鲁士·德意志宪法学的摄取 126
第五章 “雾中看花”——转向普鲁士·德意志模式的原因 144
第一节 转向普鲁士·德意志模式的原因 145
第二节 《明治宪法》制定前的思想变异 150
结论 “悲”“喜”交加——明治宪法的定位 176
第一节 明治宪法体制的形成 176
第二节 明治宪法体制的影响 181
余论 他山之石——日本立宪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188
第一节 中国立宪模式的选择 188
第二节 中日立宪制的成败及其原因 200
附录一 《大日本帝国宪法》 224
附录二 明治前期的宪法构想 230
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