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中国传统复调音乐
  • 作 者:于苏贤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3031428
  • 标注页数:489 页
  • PDF页数:497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7 ≥48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总论 1

一、《中国传统复调音乐》题旨与阐释系统 1

二、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思维特性 2

1.线性思维 3

2.形象思维 7

3.群体思维 9

三、中国传统复调音乐的调性结构特性 12

1.功能性调性结构 13

2.独特的2-1调性结构 15

3.对位性调性结构 16

四、中国独特声韵体系的节奏复调 21

1.节奏复调构成的独特声韵体系 21

2.节奏复调中绚丽多姿的节奏语汇 22

五、中国传统立体旋律的复调结构 24

六、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的结构体系 29

1.以节奏复调为基础的复调音乐形式 29

2.以戏曲、曲艺音乐为基础的复调音乐形式 30

3.运用已有乐曲构成的复调音乐形式 30

4.将多首独立的合唱曲组成完整复调形式 31

5.完整复调音乐形式的“聚合”结构原则 31

七、中国传统复调技术在专业创作中的运用 32

1.中国传统支声复调结构的运用 32

2.基于群体性思维的对比、模仿复调结构的运用 49

八、题外话语 60

上卷 中国传统复调技术类型 64

第一章 单音旋律中的立体结构 64

第二章 中国传统复调的对比结构 73

第一节 综论 73

第二节 功能衬托式对比复调 73

第三节 特性对比与可动对位变形 80

一、特性对比的复调结构 81

二、造型性音型与主题对比结合的复调结构 114

三、相同特性对比的复调结构 123

第四节 呼应式对比的复调结构 137

一、接唱式的呼应对比复调 138

二、固定音型或固定旋律型衬托式呼应对比复调 151

第五节 独立的对比复调形式 169

第三章 中国传统复调的模仿结构 186

第一节 综论 186

第二节 严格模仿的复调结构 186

第三节 变化模仿的复调结构 205

第四章 中国传统复调的支声结构 217

第一节 综论 217

第二节 器乐合奏中的支声复调结构 217

第三节 戏曲、曲艺音乐中的支声复调结构 242

第四节 民间合唱中的支声复调结构 260

下卷 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 274

第五章 绪论 274

一、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的起源 274

二、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的广阔分布 276

三、中国传统复调音乐形式的结构类型 277

第六章 复调变奏曲 279

第一节 综论 279

第二节 二重复调变奏曲——《十六板》 280

一、乐队编制 349

二、整体结构形式 349

三、复调技术类型 351

1.对比复调 351

2.模仿复调 353

3.支声复调 353

四、旋律发展的“聚合”原则 353

五、旋律发展中变化音的运用 354

六、复调结构与整体布局 355

第七章 复调合唱曲联缀 365

第一节 综论 365

第二节 结构独立的复调合唱曲联缀 365

第三节 连贯式复调合唱曲联缀 375

第八章 复调循环套曲 387

第一节 综论 387

第二节 复调循环套曲——《锣鼓四合》 388

一、《锣鼓四合》的整体结构 428

二、《锣鼓四合》的节奏复调结构 434

1.节奏复调的纵向音响特性 434

2.节奏主题的独立性及相互间的对比性 434

第三节 复调循环套曲——《牡丹亭》中的《惊梦》 445

一、《惊梦》的整体音乐结构 479

二、《惊梦》的复调结构 480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