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经济转轨理论大纲
  • 作 者:吕炜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100051347
  • 标注页数:586 页
  • PDF页数:618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6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618 ≥586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经济转轨的认知基础 2

第一章 经济转轨的基本认知 2

第一节 经济转轨、转轨经济与经济体制转轨 2

第二节 经济转轨研究的背景 16

第三节 经济转轨的研究方法 38

第四节 经济转轨的主要研究内容 60

第二章 经济转轨过程观 65

第一节 经济转轨是经济史中的一个特殊过程 66

第二节 经济转轨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个特殊过程 83

第三节 经济转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109

第四节 经济转轨过程的起点和终点 133

第二篇 经济转轨的基本特征及研究方法 184

第三章 经济转轨的特性与共性 184

第一节 由转轨实践所引发的思考 184

第二节 经济转轨的特性与共性 189

第四章 经济转轨的双重任务性及双视角研究方法 193

第一节 由双重约束到双重任务 193

第二节 体制转轨与发展转型 199

第五章 经济转轨的非均衡性及双内涵、两阶段非均衡分析模型 269

第一节 均衡与非均衡 269

第二节 经济转轨的非均衡特征 273

第三节 双内涵、两阶段非均衡分析模型 295

第六章 经济转轨的阶段性及划分标准 300

第一节 阶段性产生的原因 300

第二节 转轨阶段性的划分标准——建诸于转轨国家集合 309

第三节 中国转轨过程的阶段性划分——建诸于中国实践特殊性 325

第七章 经济转轨的二元性与政策公平 355

第一节 非平衡性导致二元性 355

第二节 “经典二元”、“二元变异”与“转型二元” 358

第三节 公平的政策 371

第三篇 经济转轨的实践过程 390

第八章 路径安排与选择契合 390

第一节 选择—契合思想下的路径安排 390

第二节 转轨最优次序和最优速度的理论分析 407

第三节 转轨次序和速度的实践选择 435

第九章 机制创新与政策驾驭 462

第一节 机制创新的需求 464

第二节 机制创新的供给 481

第三节 机制创新在政府驾驭下的实际构建 506

第十章 绩效评价与费用结算 525

第一节 转轨新阶段要求新的转轨绩效评价模式 526

第二节 最终费用结算的转轨绩效评价模式 546

结束语 567

参考文献 573

后记 583

购买PDF格式(16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