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pdf电子书下载 > 其他书籍
乳酸菌的研究与应用
  • 作 者:霍贵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501959587
  • 标注页数:163 页
  • PDF页数:171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8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171 ≥16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乳酸菌简介 1

2 乳酸菌的蛋白水解系统 3

2.1 蛋白水解酶 4

2.2 肽吸收系统 5

2.3 肽酶 6

2.4 乳酸菌与压力相关的蛋白水解系统 8

2.5 蛋白水解系统的调控 9

2.6 蛋白水解系统的生理学角色 10

2.7 蛋白水解技术的研究 11

2.8 活性肽通过蛋白水解被激活 11

2.9 总结 12

参考文献 12

3 乳酸菌的耐酸性机制 14

3.1 质子泵 14

3.2 蛋白质修复 17

3.3 DNA修复 17

3.4 细胞膜的改变 18

3.5 产生碱 18

3.6 代谢方式的改变 19

3.7 总结 19

参考文献 20

4 乳酸菌的噬菌体及其抗噬菌体感染的机制 21

4.1 乳酸菌噬菌体的一般特性 21

4.2 噬菌体生命周期概述 25

4.3 噬菌体侵染乳酸菌过程 26

4.4 乳酸菌中的宿主防御系统 27

4.5 控制噬菌体的措施 29

参考文献 30

5 益生菌中细菌素的产生 32

5.1 抗微生物物质的产生作为一个益生功能 32

5.2 细菌素分类 33

5.3 细菌素的抑菌谱 35

5.4 对热、酸以及酶的抗性 37

5.5 生物合成条件 37

5.6 作用模式 38

5.7 乳杆菌属的抗微生物潜力 38

5.8 双歧杆菌的抗微生物潜力 39

5.9 异源表达 40

5.10 总结 41

参考文献 41

6 乳酸菌胞外多糖分离纯化和特性研究 42

6.1 产EPS现象的检测 44

6.2 产EPS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45

6.3 EPS分离方法 46

6.4 EPS产量的定量 49

6.5 EPS的初级和三维结构 50

6.6 与黏度强化能力有关的EPS分子学参数:相对分子质量和回转半径 51

参考文献 52

7 功能性乳制品中的乳酸菌 53

7.1 利用乳酸菌进行乳制品的生产 54

7.2 含益生乳酸菌的乳制品 55

7.3 益生乳酸菌对健康的助益 56

7.4 提高乳酸菌的活性和稳定性 57

7.5 提高乳酸菌的功能性 59

7.6 未来趋势 60

7.7 未来信息和建议的来源 61

参考文献 61

8 食品中的转基因益生菌 62

8.1 乳酸菌的基因工程分析 63

8.2 发酵剂LAB菌株的生产 64

8.3 LAB的分子鉴定 67

8.4 风险评估与制度限制 68

参考文献 69

9 食品发酵中乳酸菌的基因组学分析以及生物技术的应用 70

9.1 乳酸菌遗传学 70

9.2 乳酸菌中基因转移和接合因子 71

9.3 S.thermophilus CNRZ368的公认完整接合因子ICESt1的性能描述 71

9.4 S.thermophilus中胞外多糖合成的水平转移 72

9.5 Nisin的生物合成 72

9.6 开发乳酸菌作为活疫苗递送载体 73

9.7 结论 75

参考文献 75

10 嗜热乳酸菌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76

10.1 蛋白质水解体系 76

10.2 糖吸收和糖酵解 77

10.3 分解物阻遏 78

10.4 胞外多糖 78

10.5 压力应答 79

10.6 水平基因转移 79

10.7 噬菌体 80

10.8 乳制品应用方面 81

10.9 结论 82

参考文献 82

11 乳球菌质粒——遗传的附属还是必需 83

11.1 质粒的结构、传递和可塑性 85

11.2 质粒编码表型的优势:遗传的附属还是商业上的必需 89

11.3 以质粒为基础的遗传工具的发展 90

11.4 结论 94

参考文献 95

12 乳酸乳球菌代谢工程:基因组学和代谢模型的影响 96

12.1 乳球菌丙酮酸代谢工程 96

12.2 复杂途径工程:乳酸乳球菌胞外多糖的生产 99

12.3 复杂途径工程:乳酸乳球菌叶酸的生产 102

12.4 基因组学和相关技术的影响 105

参考文献 106

13 乳酸菌模拟试验策略在工业中的应用 107

13.1 乳酸菌的工业应用 107

13.2 模拟试验技术在乳酸菌研究中的应用 110

13.3 全局代谢模型与乳酸菌的应用 115

13.4 结论 117

参考文献 117

14 干酪生产中乳酸菌溶解的作用、机制及控制 118

14.1 干酪成熟中乳酸菌发酵剂溶解的作用 118

14.2 乳酸菌溶解的机制 120

14.3 干酪成熟中对乳酸菌溶解的控制 126

14.4 需解决的问题 128

14.5 结论 129

参考文献 129

15 Nisin控制的基因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131

15.1 作为宿主菌的乳酸乳球菌 131

15.2 Nisin以及Nisin合成的调控 132

15.3 Nisin控制的基因表达系统 132

15.4 NICE系统在其他菌中的应用 135

15.5 类似于NICE的系统 136

15.6 NICE系统的应用概述 136

15.7 代谢工程 137

15.8 工业水平上的应用 138

15.9 下一代应用 138

15.10 乳球菌基因表达的瓶颈 138

参考文献 139

16 制备冻干乳酸菌的相关因素 141

16.1 内在因素 141

16.2 生长因素 142

16.3 非致死处理 145

16.4 干燥保护剂 146

16.5 贮藏和复水 148

16.6 对制备冻干乳酸菌的经验建议 149

16.7 结论 150

参考文献 150

17 乳酸菌从实验室研究到工业应用的漫长之路 152

17.1 最初的挑战 152

17.2 科学的挑战 153

17.3 经呼吸代谢的乳球菌的工业化生产 154

17.4 食品级遗传修饰生物体的市场化(GMOs) 157

17.5 结论 162

参考文献 163

购买PDF格式(8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