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放线菌系统学 原理、方法及实践 principle, methods and practice
  • 作 者:徐丽华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030177002
  • 标注页数:471 页
  • PDF页数:485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14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85 ≥471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篇 放线菌系统学原理及实验方法 3

第一章 概论 3

1.1 放线菌在微生物系统学中的地位 3

1.2 放线菌生物学的发展 5

1.3 放线菌生物技术的发展 11

1.4 放线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5

主要参考文献 24

第二章 放线菌系统分类学的过去和现在 27

2.1 国外概况 27

2.2 国内概况 30

2.3 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31

主要参考文献 32

第三章 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在分类中的意义 33

3.1 放线菌的基本形态 33

3.2 放线菌形态特征和培养特征的稳定性 36

3.3 形态分化的分子机制 37

主要参考文献 39

第四章 生理生化特性 40

4.1 生理生化实验的内容 40

4.2 实验方法 40

4.3 API细菌数值鉴定系统 47

4.4 Biolog全自动和手动细菌鉴定系统 52

主要参考文献 53

第五章 化学分类原理 54

5.1 细胞壁化学类型 55

5.2 全细胞水解物糖类型 66

5.3 磷酸类脂分析 69

5.4 醌组分分析 74

5.5 枝菌酸分析 79

5.6 脂肪酸分析 80

5.7 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析 87

5.8 核糖体蛋白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分析 90

主要参考文献 91

第六章 分子系统学原理及方法 93

6.1 核酸的提取、分离与纯化 93

6.2 聚合酶链反应 99

6.3 凝胶电泳技术 108

6.4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119

6.5 DNA(G+C)mol%测定 119

6.6 DNA同源性分析 129

6.7 RNA同源性分析 135

6.8 DNA分子指纹分析 136

6.9 DNA探针及其应用 140

6.10 特异性引物应用于菌株的快速鉴别 143

主要参考文献 147

第七章 生物信息学在放线菌系统学中的应用 150

7.1 提交序列到数据库 150

7.2 16S rRNA系统进化树的构建 155

7.3 RNA二级结构分析在分类学中的应用 189

主要参考文献 199

第八章 多相分类 202

8.1 种的概念 202

8.2 属的概念 202

8.3 哪些菌株值得进行分类鉴定 202

8.4 放线菌分类鉴定的基本程序 203

8.5 有效发表的刊物 205

8.6 如何撰写论文 205

8.7 投稿 207

主要参考文献 207

第二篇 各论 211

第一章 放线菌在原核生物中的地位 211

1.1 放线菌纲的建立 211

1.2 放线菌门的研究进展 213

主要参考文献 218

第二章 放线菌亚目 220

2.1 放线菌科及主要属 220

主要参考文献 231

第三章 丙酸杆菌亚目 234

3.1 丙酸杆菌科及主要属 234

3.2 类诺卡氏菌科及主要属 241

主要参考文献 253

第四章 微球菌亚目 255

4.1 微球菌科及各属 261

4.2 博戈里亚湖菌科及各属 270

4.3 短杆菌科及各属 271

4.4 纤维单孢菌科及各属 273

4.5 皮杆菌科及各属 276

4.6 皮生球菌科及各属 280

4.7 嗜皮菌科及各属 281

4.8 间孢囊菌科及各属 283

4.9 琼斯氏菌科及各属 291

4.10 微杆菌科及各属 292

4.11 原小单孢菌科及各属 309

4.12 稀有杆菌科及各属 314

4.13 血杆菌科及各属 315

4.14 阎氏菌科及各属 315

4.15 布登堡菌科及各属 317

主要参考文献 319

第五章 棒杆菌亚目 323

5.1 棒杆菌科及各属 325

5.2 迪茨氏菌科及各属 330

5.3 戈登氏菌科及各属 332

5.4 分枝杆菌科及各属 336

5.5 诺卡氏菌科及各属 343

5.6 慢反应脂肪酸菌科及各属 351

5.7 冢村氏菌科及各属 352

5.8 威廉姆斯氏菌科及各属 354

主要参考文献 356

第六章 假诺卡氏菌亚目 359

6.1 假诺卡氏菌科及主要属 359

6.2 束丝放线菌科及主要属 372

主要参考文献 379

第七章 链霉菌亚目 381

7.1 链霉菌科及主要属 381

主要参考文献 387

第八章 链孢囊菌亚目 390

8.1 拟诺卡氏菌科及主要属 391

8.2 链孢囊菌科及主要属 396

8.3 高温单孢菌科及主要属 408

主要参考文献 417

第九章 小单孢菌亚目 418

9.1 小单孢菌科及主要属 418

主要参考文献 435

第十章 弗兰克氏菌亚目 436

10.1 弗兰克氏菌亚目各科的系统发育关系 436

10.2 弗兰克氏菌科及主要属 441

10.3 嗜地皮菌科及主要属 443

10.4 中村氏菌科及主要属 447

10.5 鱼孢菌科及主要属 448

10.6 热酸菌科及主要属 449

10.7 “动孢菌科”及主要属 450

主要参考文献 453

第十一章 糖霉菌亚目 455

11.1 糖霉菌科及主要属 455

主要参考文献 457

第十二章 未归类各属 459

12.1 双孢放线菌属 459

12.2 珊瑚放线菌属 460

12.3 卓孢菌属 461

12.4 佩尔泽氏菌属 461

12.5 苏黎世菌属 462

主要参考文献 462

第十三章 高温放线菌科 464

13.1 高温放线菌属 465

13.2 莱斯氏属 466

13.3 黄色高温微杆菌属 466

13.4 清野氏菌属 467

13.5 直丝菌属 467

主要参考文献 468

附录:放线菌科属名录 469

购买PDF格式(14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