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当前位置: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经济分析 > 购买云解压PDF图书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经济分析
  • 作 者:于国安著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36941145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7

立即购买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1章 绪论 1

1.1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 1

1.1.1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概念 1

1.1.2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形式 4

1.1.3 政府实行特许经营的目标 5

1.2 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复杂性 6

1.3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概念 9

1.3.1 合约经济分析的主要问题 9

1.3.2 合约设计经济分析的主要内容 10

1.3.3 合约设计经济分析的意义 12

1.4 特许权合约中政府的控制工具 13

1.5 研究现状 14

1.5.1 文献综述 14

1.5.2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32

1.6 本书研究范围、方法与主要内容 34

1.6.1 研究范围 34

1.6.2 研究方法与主要内容 34

第2章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参数分析 34

2.1 特许权合约中的产品或服务定价 36

2.1.1 影响基础设施产品或服务定价的因素 37

2.1.2 非成本定价管制模式 41

2.1.3 特许权项目的产品价格分析的特点 44

2.1.4 特许权合约中政府一方的支付分析 45

2.2 特许权期限和投资补偿 46

2.2.1 特许权期限 46

2.2.2 特许权期限的影响因素 47

2.2.3 特许权期限安排与投资激励 51

2.3 投资回报率与资本结构 53

2.3.1 资本回报率与资产回报率 53

2.3.2 资本结构安排 54

2.3.3 资本结构形成的博弈过程 56

2.3.4 特许权合约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57

2.4 政府担保与支持 59

2.4.1 政府担保 60

2.4.2 直接参与投资 61

2.5 本章小结 62

第3章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的报酬设计 62

3.1 假设条件与预备知识 64

3.1.1 报酬设计的假设条件 65

3.1.2 报酬设计与风险分配 66

3.2 固定需求量条件下的报酬设计 67

3.2.1 特许权人为风险中性的报酬设计 68

3.2.2 特许权人为风险厌恶的报酬设计 70

3.3 需求量变动条件下的报酬设计 72

3.3.1 特许权人为风险中性的报酬设计 74

3.3.2 特许权人为风险厌恶的报酬设计 77

3.4 担保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78

3.4.1 需求量独立于价格变动的情况 78

3.4.2 对政府担保条件下服务定价的讨论 79

3.4.3 对收入的分年度担保水平的分析 80

3.5 本章小结 81

第4章 特许权竞争与合约履行问题分析 81

4.1 特许权项目招投标分析 83

4.1.1 招投标参数的选择 84

4.1.2 特许权项目招投标中的招标模式 85

4.1.3 特许权项目招投标中的过度竞争问题 86

4.1.4 拍卖与投标模型分析 87

4.2 特许权合约设计中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特点 91

4.3 合约不完全问题 93

4.3.1 合约不完全的后果 94

4.3.2 不完全合约的履行机制 95

4.3.3 合约不完全性对报酬设计的影响 96

4.4 承诺不可信问题 98

4.4.1 承诺不可信的原因 98

4.4.2 承诺不可信对特许权竞争的影响 100

4.5 本章小结 102

第5章 基础设施特许权合约设计的仿真分析 102

5.1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 104

5.1.1 NPV概率分布图方法 104

5.1.2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本质 105

5.1.3 特许权合约设计的仿真分析方法 106

5.1.4 仿真分析方法的步骤 107

5.2 算例 108

5.2.1 算例项目 108

5.2.2 净现值模型 109

5.2.3 对变量和参数的分析 110

5.2.4 模拟分析 112

5.2.5 特许权合约设计分析 118

5.2.6 贷款风险的模拟分析 122

5.2.7 对担保的分析 125

5.3 本章小结 126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128

6.1 主要结论 128

6.2 主要创新点 130

6.3 展望 132

参考文献 134

致谢 141

购买PDF格式(7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