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季羡林,周一良,庞朴等主编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10034797
- 标注页数:315 页
- PDF页数:33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35 ≥31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中国文化中的儒教问题:起源、历史、现状与趋向 1
一、起源 1
二、历史 7
三、现状与趋向 19
从康有为到陈焕章——从孔教会看儒教在近代中国的发展 35
一、近代中国的信仰冲突和儒家的转折 35
二、康有为的孔教理论和实践 40
三、陈焕章与孔教会的理论建构和实践发展 64
四、孔教国教化及其论争 77
中国语境中的儒教与世俗化问题 84
一、“世俗化”的复杂含义与不同语境 84
二、儒教、世俗化与中国社会 89
论儒教的体制化和儒教的改新 97
一、体制化的儒家 98
二、儒教之体制化 103
三、儒教之改新 107
“天下”概念与世界制度的哲学分析 112
一、世界仍然是一个非世界 112
二、天下观点与世界尺度 122
三、政治知识论的理由 124
四、以天下为核心概念的世界政治哲学框架 127
五、与当代问题的相关性 141
天下:全球化时代的托古改制 149
一、明末清初:“亡国”和“亡天下”之惑 151
二、《大同书》:在“国”笼罩下的康有为的“天下” 153
三、天下体系:由“国家”向“天下”的回归 156
四、余论 160
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意味着什么? 162
一、为什么要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 162
二、儒家文化保护区如何建立? 165
三、保护区是活文化还是死文化? 168
正德、利用、厚生:从政治合法性到儒学公共性 170
一、政治合法性:正德、利用、厚生 171
二、造反与革命:合法性基础之呈现 187
三、儒学公共性:建构中华民族的公共交往平台 193
“中国本位文化论”之重提与新诠——纪念《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发表七十周年 211
一、背景与主张 211
二、反响与评价 218
三、批评与褒奖 225
四、定位与新诠 233
五、为何与如何 240
六、结语 248
注定做不了旁观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学 249
一、西风劲吹中的奋然挺立 250
二、一片萧索与薪火相传 256
三、走向复兴 261
四、余论 275
文化习性·社会整合·儒家的现代性 278
一、中国文化的关系本位特征及其决定的社会整合方式 281
二、社会空间的理性化与自治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285
三、社会空间的理性化与自治需要儒家传统的支持 288
四、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及未来中华文明的自我定位 291
“为学”观念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影响 295
问题的问题:儒学的现代化如何可能? 307
一、儒学 308
二、现代化与现代性 310
三、儒学现代化的可能性 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