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吴夏平著
- 出 版 社:济南:齐鲁书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33318048
- 标注页数:484 页
- PDF页数:498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8 ≥48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绪论 1
一、本书题之选定及相关问题解释 3
二、相关研究成果简述 7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5
第一章 唐代中央文馆制度沿革 18
一、“二馆七学” 18
二、史馆 36
三、秘书省 44
四、集贤殿书院 48
五、崇玄馆 56
第二章 制度生成之文化阐释 63
一、太宗创设史馆 63
二、秘书省的地位升降及其影响 68
三、玄宗创建集贤殿书院 72
四、玄宗设立崇玄学 76
五、玄宗设立广文馆 79
第三章 文士素质分析 82
一、文士出身统计分析 84
二、文士任职资格中的文学因素 109
第四章 文教政策下的文学观照 138
一、唐代文教政策简论 138
二、《五经正义》之诗学建构及其影响 148
三、初唐官修五代史文学思想之检讨 170
第五章 文馆与唐代诗歌 182
一、关于文馆与新体诗探讨之成果 183
二、集贤殿书院在唐诗演进中的作用 196
三、类书与唐代檃括体诗 206
第六章 文馆与小说及其它文体 225
一、唐传奇“史才”再议论 225
二、实录之体例及修纂中的非文学因素 239
三、行状之功能体式及其弊病 248
四、从作者看墓碑文的文体丕变 256
五、从行状和墓碑文看唐代骈文的演进 265
第七章 文士任职之个案研究 272
一、元白秘省任职时期诗歌创作的职务特色 272
二、韩愈任职国子学官之诗文创作及其与古文运动 281
结论与余论 292
附录:唐代文馆文士任职及出身简表 298
主要参考文献及征引书目 462
后记 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