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当前位置: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pdf电子书下载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 作 者:吴世彩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2117815
  • 标注页数:202 页
  • PDF页数:214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14 ≥202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前言 面对大众文化时潮 1

第一章 大众文化现象解读 1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3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最高原则和社会的意识形态革命 4

第三节 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通俗文化、精英文化的区别 6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历史出场 11

第一节 工业文明:大众文化产生的温床 11

第二节 改革开放:中国大众文化的萌生 17

第三节 现代传媒:大众文化盛行原因 20

第三章 大众文化价值把脉 27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社会进步性 29

第二节 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 31

第三节 如何面对大众文化 32

第四章 都市文化:大众文化的范导 36

第一节 都市文化生存境况 36

第二节 都市文化产业勃发 38

第三节 都市文化消费景观 39

第五章 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41

第一节 大众传播概述 41

第二节 大众传播功用展示 44

第三节 大众传媒的演进 47

第四节 传媒演进的社会学意义 52

第六章 大众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全面占有 56

第一节 青年流行文化概念的界定 56

第二节 青年流行文化现象大观 59

第三节 青年流行文化的特征 61

第四节 青年流行文化的传播方式 64

第五节 青年流行文化的社会功效 65

第七章 大众文化的时代病症 66

第一节 危机与困惑 66

第二节 空间的萎缩 68

第三节 艺术的没落 69

第八章 大众文化的个案解析 71

第一节 电影与大众文化 71

一、“霸主”好莱坞 72

二、中国电影:突围路漫漫 74

三、中国电影的“民族情结” 81

四、冯小刚电影:中国本土电影的大众化品牌 83

第二节 电视剧与大众文化 85

一、电视剧发展历史简述 86

二、电视剧文化意义分析 89

第三节 《百家讲坛》与大众文化 95

一、《百家讲坛》问世的时代背景 95

二、《百家讲坛》的生存模式 96

三、“文化传教士”:文化的“奶妈” 102

第四节 “超级女声”与大众文化 103

一、认识“超女”现象 103

二、“超女”走红原因 105

三、“超女”的现实意义 107

四、“超女”的后现代性 109

第五节 博客文化 115

一、博客的产生 115

二、博客的种类 117

三、博客文化的特征 119

四、博客现象分析 120

五、博客对大众媒介和舆论形态的影响 134

六、从博客看网络衍生物 140

七、草根与博客文化 144

第六节 卡拉OK:大众文化的新技术状态 145

一、卡拉OK的问世 146

二、卡拉OK的发展 148

三、卡拉OK的大众娱乐景象 150

第七节 拇指运动造就手机文化 154

一、手机短信:传媒革命 154

二、手机短信的传播特点 159

三、手机短信的传播学意义 161

四、手机彩铃的文化透析 168

第九章 大众文化的和谐之路 171

第一节 和谐文化建设观点扫描 172

一、和谐文化建设关乎社会大众和谐 172

二、和谐文化的界定 173

三、和谐文化的内涵 174

四、和谐文化的特征 176

第二节 重视把握八个方面的关系 179

一、先进文化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 180

二、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180

三、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 181

四、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81

五、民族与世界的关系 182

六、一元与多元的关系 183

七、事业与产业的关系 184

八、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86

第三节 和谐文化建设之路探微 187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187

二、贯彻以德治国方略 188

三、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载体 188

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89

五、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 189

六、广泛开展各类和谐创建活动 190

七、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190

八、借鉴世界文明成果 190

主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192

后记 195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