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潘裕生,孙祥儒主编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5919421
- 注意:在使用云解压之前,请认真核对实际PDF页数与内容!
在线云解压
价格(点数)
购买连接
说明
转为PDF格式
13
(在线云解压服务)
云解压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云解压默认都是转为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云解压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云解压均转换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云解压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第一章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构造的人工地震探测研究 1
第一节 措勤一改则一三个湖剖面的人工地震探测与浅层构造研究 3
第二节 措勤一改则一三个湖地带的岩石圈结构与速度分布特征 9
第三节 喜马拉雅地区岩石圈结构的人工地震研究 20
第四节 藏北东部地区的地壳结构及其与西部的对比研究 30
参考文献 33
第二章 青藏高原重力场与地壳构造研究 37
第一节 青藏高原西部吉隆-鲁谷地区的重力场与地壳构造 39
第二节 青藏高原区域重力场与地壳构造 47
第三节 青藏高原的区域构造体系的划分 55
第四节 青藏高原东南“大拐弯”地区隆升机制分析 59
参考文献 63
第三章 青藏高原电性结构研究 65
第一节 青藏高原西部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67
第二节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电性结构及其地质意义 81
参考文献 93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磁异常与岩石圈结构的研究 95
第一节 青藏高原东、西剖面的磁异常研究 97
第二节 青藏高原区域磁异常研究 108
第三节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构造的讨论 117
参考文献 121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北部加里东构造带与原特提斯 123
第一节 东昆仑早古生代地质记录 125
第二节 加里东运动的地质证据 139
第三节 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环境 149
第四节 原特提斯 204
参考文献 212
第六章 青藏高原及邻区中间过渡陆块前侏罗纪构造演化 217
第一节 前言 219
第二节 东冈瓦纳古大陆北界及特提斯问题简要评述和中间过渡陆块的含义 220
第三节 羌塘中部茶布—双湖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和火山岩特征 226
第四节 青藏高原及其邻区泥盆纪一三叠纪生物地理 256
第五节 中间过渡陆块构造区归属的主要制约因素 296
第六节 东冈瓦纳古大陆北部边界位置及古特提斯 308
第七节 中间过渡陆块前侏罗纪构造演化 317
参考文献 319
第七章 藏东新生代陆内变形特征 333
第一节 藏东地区大地构造 336
第二节 南迦巴瓦峰地区变形与构造年代学 348
第三节 NWW向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年代学 354
第四节 藏东及邻区新生代陆内变形图式 358
参考文献 363
第八章 高原地壳加厚的方式与机制 365
第一节 高原岩石圈结构及地球物理场特征 367
第二节 高原及邻区深部构造 371
第三节 高原地壳增厚机制的讨论 374
参考文献 377
第九章 高原隆升的阶段—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例 379
第一节 青藏高原隆起阶段研究的进展 381
第二节 地质背景及采样 384
第三节 裂变径迹实验方法 385
第四节 裂变径迹年龄测量结果 387
第五节 地质解释 393
第六节 讨论和结论 395
参考文献 398
第十章 青藏高原的形成、隆升及其机制 401
第一节 青藏高原的独特特征 403
第二节 喜马拉雅造山过程 410
第三节 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机制讨论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