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叶必丰著
- 出 版 社: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307031388
- 标注页数:224 页
- PDF页数:23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36 ≥2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目录 1
判例梗概 1
1.引言 21
1.1 应申请行政行为的地位 21
1.1.1 应申请行政行为在学说上的地位 21
1.1.2 应申请行政行为在立法上的地位 22
1.1.3 应申请行政行为在判例中的地位 25
1.2 社会发展与应申请行政行为 28
1.3 研究目的和方法 31
2.应申请行政行为与非行政行为 34
2.1 行政行为与非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 34
2.2 行政权能的存在 36
2.2.1 行政权能 37
2.2.2 行政权能的认定 38
2.3 行政权的实际运用 42
2.3.1 行政权的性质不因条件不同而改变 42
2.3.2 拒绝申请也是行政权的运用 44
2.3.3 申请不是协商一致 46
2.4 法律效果的存在 48
2.4.1 行政确认的法律效果 48
2.4.2 第二次行为与法律效果 51
2.4.3 复议决定的法律效果 53
2.4.4 拖延和不予答复的法律效果 55
2.4.5 侵害也是一种法律效果 56
2.5 假行政行为 58
2.5.1 假行政行为及其形态 58
2.5.2 假行政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 61
3.应申请行政行为与职权行政行为 66
3.1 法定申请 66
3.1.1 问题的提出 66
3.1.2 标准的确定 68
3.1.3 特别法根据的存在 70
3.2 申请是一种请求权 73
3.2.1 请求权与应申请行政行为 73
3.2.2 程序的发动和义务 75
3 2.3 申请与单方性、主动性 78
3.2.4 申请与举报、申报 80
3.3 请求推定 83
3.4 模式重合 89
4.应申请行政行为与其他可诉行为 94
4.1 应申请行政行为与行政合同 94
4.1.1 政合同的性质 95
4.1.2 单方行政行为与 行政合同的界限 99
4.2 应申请行政行为与附款行政行为 105
4.2.1 附款行政行为 105
4.2.2 附款与申请条件、实施条件 107
4.2.3 应申请行政行为与附款行政行为的重合 110
4.2.4 应申请行政行为中的附款问题 115
4.3 应申请行政行为与行政不作为 117
4.3.1 行政不作为 117
4.3.2 应申请行为与不作为并不对应 120
4.3.3 行政职权领域的不作为 122
4.3.4 不予答复也可构成行政不作为 125
5.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 130
5.1 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效力内容 130
5.1.1 法律效力内容在应申请行为中的表现 130
5.1.2 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133
5.2 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效力时间 139
5.2.1 受领之时生效 140
5.2.2 告知之时生效 142
5.2.3 附款规定之时生效 143
5.3 应申请行政行为对行政第三人的效力 146
5.3.1 行政第三人 146
5.3.2 应申请行为对行政第三人有效 150
5.3.3 对行政第三人的生效时间 154
5.4 法律效力的界限 156
5.4.1 行政事实行为 156
5.4.2 行政行为的不存在 158
6.应申请行政行为违法时的法律效力 160
6.1 末经申请的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效力 160
6.1.1 “未经申请” 160
6.1.2 立法、判例和学说 163
6.1.3 经补正具有法律效力 168
6.2 不符合申请条件而同意请求的效力 170
6.2.1 申请条件 170
6.2.2 不符合申请条件而同意请求的行为 174
6.2.3 不符合形式性申请条件而同意请求的补正 178
6.3 不应具有法律效力的应申请行政行为 181
6.3.1 违法应申请行政行为不应具有效力 181
6.3.2 主要证据不足的应申请行政行为 186
7.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法律补救 192
7.1 应申请行政行为的诉讼原告资格 192
7.1.1 申请人和行政第三人都可成为原告 192
7.1.2 行政第三人原告资格的认定 194
7.2 对违法应申请行政行为本身的补救 202
7.2.1 撤销 203
7.2.2 履行和“重作” 206
7.2.3 确认违法和无效 210
7.2.4 补正 213
7.3 对违法应申请行政行为效果的补救 214
7.3.1 违法应申请行政行为的效果 214
7.3.2 信任保护和损害赔偿 216
7.3.3 不予保护 218
7.3.4 对行政第三人的赔偿 220
7.3.5 效果补救中的若干问题 221
后记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