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1985
- ISBN:11018·1292
- 标注页数:727 页
- PDF页数:743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743 ≥727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二分册 3
第四卷 出使法国(1932.10--1941.7.2).上 3
引言 3
第一章 中日冲突时期在巴黎和日内瓦的外交官生涯1932年10月--1933年 14
第一节 首途赴欧;李顿报告书和在船上与李顿调查团的接触1932年9月5日-10月2日 14
第二节 驻外公使馆及大使馆 27
第三节 驻巴黎的中国公使馆和派往国联的中国代表团 48
第四节 在日内瓦的第一个月,对李顿报告书的反应1932年10月初--11月21日 56
第五节 在国联行政院及全体大会上为我国申辩1932年11月21日--12月27日 83
第六节 根据盟约第十五条第四项拟定一个可接受的最终报告书1932年12月27日--1933年2月14日 103
第二章 继国联最终报告书提出结论意见后的活动1933年2月14日--1934年6月 176
第一节 关于根据盟约第十六条实行制裁问题1933年2月14日--5月 176
第二节 塘沽协定和以对日制裁为中心转为以对华经济技术援助为中心1933年5月15日--9月 231
第三节 世界各国对中国兴趣淡薄后我的工作与态度1933年10月--1934年6月 273
(1)国对外1933年最后数月中国发生的事件的反应1933年10月--12月 273
(2)我在巴黎的工作与回国1934年1月--6月 281
第三章 归国度假1934年6月--1936年3月 312
第四章 任驻法大使的第一年;欧洲局势的进展及对华新政策1936年3月--1937年3月 327
第一节 芦沟桥事变的前奏1937年1月--7月9日 383
第五章 欧洲和远东严峻的一年1937年1月--12月 383
第二节 中日战争爆发时的外交努力1937年7月--9月 405
(1)芦沟桥事变当时的外交活动1937年7月 405
(2)战事开始波及上海时的外交努力1937年8月--9月初 434
第三节 在国际联盟的外交活动1937年7月--10月初 461
第四节 芦沟桥事变后争取国外物资援助1937年6月--10月 510
第五节 关于中、日冲突的布鲁塞尔会议1937年10月--11月 566
(1)会议背景1937年10月 566
(2)在布鲁塞尔会议上为中国辩护1937年11月1日--15日 604
(3)会议第一阶段有关国外援助特别是提供过境便利的一些问题1937年11月1日--15日 632
(4)会议结束,争取在会议的支持下获得援助的努力也随之结束1937年11月15日--24日 650
附录一 李顿调查团报告书第九章及第十章全文 698
附录二 外交部1932年10月20日718号密电,内容系关于李顿调查报告书致日内瓦中国代表团的指示 716
附录三 外交部1932年12月2日电报转述林森主席12月1日还都令要点 719
附录四 1933年1月21日国联公报 720
附录五 1933年2月4日国联公报 721
附录六 中国代表团关于与日本断绝邦交的方案 722
附录七 中国政府致日内瓦中国代表团的指示 724
附录八 蒲立德1937年7月30日致美国国务卿电 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