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韩钟恩,李槐子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806923948
- 标注页数:473 页
- PDF页数:490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90 ≥47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李槐子:序言 1
谢玉杰:“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开幕式致辞一 1
韩锺恩:“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开幕式致辞二 3
历史文献 1
李曙明:音心对映论——《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 3
牛龙菲:“音心对映论”评析 17
蔡仲德:《音心对映论》质疑 22
李曙明:再论“音心对映”一一兼析牛龙菲君的“乐心对映” 32
李曙明:《老子》与《声无哀乐论》音乐观新探 36
李曙明:漫议李斯特的音乐理论 42
李曙明:中国古代音乐观念的异国现代知音 50
蔡仲德:从“音声相和”说起——再论《老子》音乐美学思想兼与李曙明君商榷 55
李曙明:嵇康的“和声”观念 62
蔡仲德:“躁静者,声之功也”——再论“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意义兼与李曙明君商榷 66
蔡仲德:“和律论”质疑一一兼论《乐记》 74
修海林:谈“音心对映论”之争 84
梁厚意:浅释“比音而乐之”的“音”与“乐”——《乐记》存疑探讨之一 92
李曙明:中西音乐比较研究 95
李曙明:东西方音乐美学之比较研究——兼答蒋一民与蔡仲德等诸君 99
蔡仲德:“和律论”再质疑——兼评李曙明君之东西方音乐美学比较研究及其方法 115
李曙明:“和律论”再研究——《“和律论”再质疑》读后 136
牛龙菲:新的音乐艺术模型——“自同态转换群集”概说 150
蔡仲德:致牛龙菲 164
牛龙菲:致蔡仲德 168
牛龙菲:致王宁一 179
王宁一:致牛龙菲 182
李曙明、王宁一:关于“音心对映论”与“内容形式同一说”的通信 185
李曙明:“对映”之再界说——答蔡仲德君和牛龙菲君 196
李曙明:天人心音论一音乐存在方式观 202
李曙明:“和律论”之辩答——对蔡、牛二君之相关“文本” 206
牛龙菲:“音声相和”还是“意声相和 22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导论(节选) 227
中国音乐学网:赵宋光教授音乐美学讲座之三综述(节录) 238
陇菲:回应赵宋光 242
专题笔会提交论文 245
叶明春:20世纪末“音心对映论”及“和律论”论辩(节选) 247
茅原:“音心对映”是如何可能的?——在“音心对映论”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250
杨赛:乐者,乐也 268
陈楠楠:也谈“音心对映论” 287
李英霞、袁艳:关于“音心”如何对映问题的思考 304
武文华:审美中的立美——以接受美学角度谈论对音乐作品的观照问题 311
宋瑾:“音心对映”之我思 317
韩锺恩:李曙明:《音心对映论——〈乐记〉“和律论”音乐美学初探》导读 322
贾纪文:“音心对映论”随感 325
范晓峰:音乐理解现象中的“音心对映”关系 327
卜锡文:“音心对映论”散议 347
贺颖:浅评“音心对映论” 354
彭根发:回眸“音心对映论”学术争鸣 360
听禅:音心不二论——仿僧肇笔意 363
冯效刚:音乐表演中“理解”的“音心对映”关系 372
宋祥瑞:“音心对映论”争论的意义及其问题 386
黄腾鹏:开拓深化,思辨求证——对当前“音心对映论”研究的期望 401
刘研:从“音心对映”想到当代大众音乐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 403
黄汉华:“音心对映论”争鸣的学术意义及相关的符号学思考 410
陇菲:“当”与“不当”“胜”与“不胜”以及“公是”与“移是”“音心对映论争鸣”反思 414
冯长春: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研究断想——回顾“音心对映论”之争所引发的几点思考 422
邢万里:“音心对映论”之思 430
王宁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再答茅原先生 437
钟力整理:“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讨论(节录) 450
陇菲:“音心对映论争鸣”专题笔会印象 467
韩锺恩:后记 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