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王振复著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220060513
- 标注页数:803 页
- PDF页数:815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815 ≥80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第一章 巫史文化与审美初始 1
第一节 原始巫文化 8
第二节 中华之“史” 23
第三节 巫史文化的原始审美蕴涵 28
第四节 甲骨文化与审美初始 50
第五节 龙文化与审美初始 66
第二章 诸子之学与审美酝酿 77
第一节 中国的“轴心时代” 79
第二节 道家“主干”说评析 111
第三节 郭店楚简《老子》的审美意识 126
第四节 通行本《老子》的审美意识 147
第五节 孔子仁学的审美意识 172
第六节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的审美意识 203
第七节 孟子思想的审美精神 216
第八节 庄子思想的审美精神 230
第九节 《易传》思想的审美精神 255
第十节 荀子思想的审美精神 266
第三章 经学一统与审美奠基 280
第一节 黄老之学及时代审美 281
第二节 “独尊儒术”的经学与审美 292
第三节 历史美蕴与人文初祖的塑造 307
第四节 谶纬神学与审美 316
第五节 “疾虚妄”与审美 325
第四章 玄佛儒之思辨与审美建构 340
第一节 玄佛儒文化背景与时代氛围 341
第二节 自然与名教的时代“对话” 352
第三节 言意之辨与审美 366
第四节 有无之辨与审美 375
第五节 才、性之辨与人格审美 390
第六节 玄佛相会的审美意义 406
第七节 《文心雕龙》:一个玄佛儒思想三栖的美学文本 418
第五章 佛学中国化与审美深入 443
第一节 隋唐美学的文化素质 443
第二节 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义 484
第三节 唐代佛学与“意境”说 527
第六章 理学流行与审美综合 560
第一节 理学的文化前奏 564
第二节 道德本体:审美如何可能 585
第三节 主静与居敬:崇高之人格 619
第四节 三学合一与怀疑精神 648
第五节 崇“理”而抑“情”的审美 661
第六节 文、道矛盾与审美 666
第七节 儒道释兼综的审美 691
第八节 冷色调、女性化、宁静、秀逸而严谨的审美 695
第九节 雅俗不仁的审美 705
第十节 从“存天理、去人欲”到“童心”、“性灵”与“情教” 719
第七章 实学精神与审美终结 726
第一节 “气”论的美学:在时代交接点上 729
第二节 崇“实”的审美 744
第三节 从古典走向现代 768
后记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