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柳春蕊著
- 出 版 社: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807422726
- 标注页数:424 页
- PDF页数:434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434 ≥424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刘世南 1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范围 1
第二节 问题与方法 7
第一章 从新城到桐城——陈用光与嘉道时期的古文实践 20
第一节 经世古文家陈用光 21
第二节 吴德旋——桐城古文进人江浙的中介 36
第三节 古文视野中的新城与桐城 53
第二章 梅曾亮与桐城派古文在京师的传播 73
第一节 作为姚门弟子的梅曾亮 74
第二节 “孔门四科”中的文学——道与文的剥离 85
第三节 桐城派古文在京师的传播 100
第四节 京师古文圈子的复杂性 114
第五节 “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 123
第三章 都下古文中的归有光现象 140
第一节 吴敏树进京与《归震川文别钞》 140
第二节 归有光影响下的古文家创作分析 161
第三节 日常伦理作为一种叙事对象 174
第四章 以曾国藩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上) 190
第一节 曾国藩的“别调”与京师古文圈子的偏离 191
第二节 曾国藩的士大夫之学及其开展的内在逻辑 197
第三节 曾国藩的气性与其古文思想之关系 219
第四节 写作学意义上的古文理论 249
第五章 以曾国藩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下) 260
第一节 咸同时期湖南士人的古文与事功 261
第二节 因声求气:晚清古文理论中的声音现象 292
第六章 吴汝纶与清末古文教育 320
第一节 甲午战争之前的吴汝纶 320
第二节 莲池书院与以吴汝纶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 343
第三节 新式学堂的兴起与旧学中的古文教育 367
结语 396
主要参考文献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