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郁沅著
- 出 版 社: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6
- ISBN:2107·3
- 标注页数:319 页
- PDF页数:326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26 ≥319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序 蒋孔阳 1
第一篇 “诗言志”与“诗缘情” 5
一、“言志”与音乐、舞蹈 6
二、“志”是志向、怀抱 7
三、“言志”与“美刺” 9
四、“志”与“情” 14
五、“赋诗言志” 19
第二篇 孔子的美学思想 23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4
二、“尽善尽美”与“思无邪” 28
三、“兴”、观、群、“怨” 36
四、“文质彬彬” 41
第三篇 庄子的美学思想 45
一、崇尚“朴素”、“自然”之美 46
二、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52
三、虚静养心与技艺神化 57
四、玄妙之道与“荒唐之言” 61
第四篇 《毛诗序》与汉儒的诗歌理论 64
一、“大序”与“小序” 64
二、《毛诗序》的作者 67
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70
四、“美刺”与“教化” 73
六、“诗有六义” 77
五、“主文而谲谏”的诗风 77
一、刘安、司马迁对屈原作品的高度肯定 81
第五篇 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争论 81
二、杨雄、班固对屈原作品的批评 84
三、王逸对班固的批评 87
第六篇 王充的美学思想 91
一、关于《论衡》的写作 91
二、“务实诚”与“疾虚妄” 93
三、“褒是抑非”与“劝善惩恶” 98
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 103
五、对崇古因袭之风的批判 103
一、关于《典论·论文》的写作 108
第七篇 曹丕的美学思想 108
二、文章乃“经国之大业” 110
三、“审己以度人”的批评原则 113
四、“四科”八类的文体区分 114
五、“文以气为主” 116
第八篇 陆机的美学思想 123
一、生平与《文赋》的写作 123
二、“意”须“称物”与“文”必“逮意” 127
三、“应”“和”“悲”“雅”“艳” 130
四、“缘情”与“体物” 133
五、“天机骏利”与“应感之会” 137
一、生平与思想概貌 142
第九篇 葛洪的美学思想 142
二、“妍媸有定”与“憎爱异情” 148
三、“非和弗美” 153
四、“文”“德”并重与今胜于古 157
第十篇 永明体与诗的声律之美 163
一、“四声”是声律之美的基础 163
二、沈约的“四声八病”说 168
三、两种不同的反响 176
第十一篇 刘勰的美学思想 181
一、关于《文心雕龙》的写作 181
二、“文之枢纽” 186
三、“文变染乎世情” 188
四、“因革”与“通变” 191
五、“文附质”与“质待文” 192
六、“神思”与“意象” 194
七、“八体”与“风骨” 199
八、“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203
九、“熔裁”与“三准” 205
十、“六义”与“六观” 207
第十二篇 钟嵘的美学思想 210
一、关于《诗品》的写作 210
二、感物咏诗与抒发怨情 211
三、“滋味”与“指事造形,穷情写物” 216
四、“滋味”与赋、比、兴 218
五、“滋味”与“风力”、“丹采” 221
六、以“滋味”为批评标准 223
七、论风格与流派渊源 226
第十三篇 古文运动和韩愈柳宗元的美学思想 230
一、柳宗元生平与思想概貌 230
二、韩愈生平与思想概貌 234
三、古文运动概况 239
四、“志在古道”与“文以明道” 247
五、“不平则鸣”与“感激愤悱 ” 251
六、继承与创新 257
七、“文气”、“神志”及“美不自美” 262
一、生平与思想概貌 268
第十四篇 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的美学思想 268
二、新乐府运动概况 271
三、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 277
四、“美刺兴比”,“刺”是核心 280
五、诗的四要素:情、义、声、言 284
第十五篇 司空图的美学思想 288
一、生平与思想概貌 288
二、诗的“全美”--风格美 293
三、“韵外之致”与“象外之象” 299
四、语言形象是“象外之象”的基础 303
五、“象外之象”与“味外之旨” 308
六、意境的朦胧与风格的平淡 312
后记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