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此搜书

跨世纪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 作 者:曹龙骐,郑建明
  • 出 版 社:励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9627473847
  • 标注页数:243 页
  • PDF页数:253 页
  •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文档类型

价格(积分)

购买连接

试读

PDF格式

9

立即购买

点击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253 ≥243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1 导论 1

1—1 货币政策概述 1

1—2 转轨时期的界定 9

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般问题 12

2—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12

2—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度量 15

2—3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范畴 23

2—4 西方经济学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相关论述 27

3 货币政策目标的有效性评析 43

3—1 最终目标的确定和调整及其有效性分析 43

3—2 中介目标的选择及其有效性评析 48

3—3 操作目标的遴选 53

4 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分析 71

4—1 信贷规模的运用及其有效性 71

4—2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与再贷款的有效性 73

4—3 再贴现的有效性 80

4—4 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86

4—5 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 100

5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110

5—1 货币控制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110

5—2 货币作用有效性的决定因素 120

6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26

6—1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I)——政策性因素 126

6—2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因素(II)——非政策性因素 141

7 对中国1984——1998年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173

7—1 对1984年以来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基本评价 173

7—2 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的关系 178

7—3 货币供应量与产出和价格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186

7—4 超额货币的“残差”分析 188

8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最优路径和思路探讨 195

8—1 货币政策的“作用边界”问题 195

8—2 货币政策的自我完善和制度配套 198

8—3 政策协调和非政策性因素的改善 205

9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的若干建议 212

9—1 积极推进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212

9—2 稳步实施再贴现政策 217

9—3 完善存款准备金制度 221

9—4 建立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224

9—5 中国当前通货紧缩下的政策建议 227

参考文献 236

购买PDF格式(9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