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任慕莲,郭焱,张清礼,张人铭,李红,阿达克,蔡林刚,永卫东,任波,高宏,邓贵忠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8
- ISBN:7538833692
- 标注页数:345 页
- PDF页数:372 页
请阅读订购服务说明与试读!
订购服务说明
1、本站所有的书默认都是PDF格式,该格式图书只能阅读和打印,不能再次编辑。
2、除分上下册或者多册的情况下,一般PDF页数一定要大于标注页数才建议下单购买。【本资源372 ≥345页】
图书下载及付费说明
1、所有的电子图书为PDF格式,支持电脑、手机、平板等各类电子设备阅读;可以任意拷贝文件到不同的阅读设备里进行阅读。
2、电子图书在提交订单后一般半小时内处理完成,最晚48小时内处理完成。(非工作日购买会延迟)
3、所有的电子图书都是原书直接扫描方式制作而成。
一、 伊犁河流域自然概况 1
(一) 地理位置与地貌 1
(二) 伊犁河水系及水文 3
(三) 气象 10
二、 伊犁河水体理化性状 14
(一) 物理特性 14
1. 水温 14
2. pH值 27
3. 电导率 27
4. 悬浮物 27
2. 镁(Mg~2+) 28
1. 钙(Ca~2+) 28
(二) 主要离子 28
5. 溶解氧(DO) 28
3. 钾、钠(K~++Na~+) 29
4. 氯化物(Cl~-) 29
5. 硫酸盐(SO_4~2-) 29
6. 碳酸盐(CO_3~2-) 29
7. 重碳酸盐(HCO_3~-) 30
8. 离子总量 30
9. 水化学类型 31
(三) 营养元素 31
1. 氨氮(NH_4~+-N) 31
2. 亚硝酸态氮(NO_2-N) 31
3. 硝酸态氮(NO_3~--N) 31
1. 伊犁河水质污染状况 32
(四) 影响伊犁河水体水化学组成的因素 32
(五) 伊犁河水质污染状况及评价 32
2. 伊犁河水质评价 33
三、 鱼类的饵料生物 39
(一) 浮游生物 39
1. 浮游植物 39
2. 浮游动物 58
(二) 底栖动物 76
1. 种类组成 76
2. 底栖动物分布 76
3. 底栖动物分布密度 80
(三) 水生植物 80
(一) 伊犁河鱼类研究简史 82
四、 伊犁河鱼类 82
(二) 伊犁河现有鱼类组成 93
(三) 伊犁河鱼类检索 98
(四) 鱼类描述及生物学 102
1. 裸腹鲟 Actpenser undrventrtis Lovetzky 102
2. 虹鳟 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 109
3. 东方欧鳊 Abramts brama orientalts Berg 112
4.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Cuvier et Valenciennes) 128
5. 短尾(鱼岁) Phoxinus brachyurus Berg 139
6. 贝加尔雅罗鱼 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Dybowski) 142
7. 赤梢鱼 Asptus asptus(Ltnne) 147
8. ?条 Hemiculter leucisculus(Basilewsky) 159
9. 中华鳑鲏 Rhodeus sinensis Gunther) 167
10. 短头鲃 Barbas brachycephalus Kessler 170
11. 麦穗鱼 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 173
12. 棒花鱼 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sky) 176
13. 银色弓鱼 Racoma (R.) argentatus (Kessler) 179
14. 伊犁弓鱼 Racoma (R.)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 181
15. 斑重唇鱼 Diptychus maculatus Steindachner 193
16. 新疆裸重唇鱼 Gymnodiptychus dybowskii(Kessler) 206
17. 西鲤 Cyprinus carpio Linnaeus 223
18. 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Linnaeus) 235
19. 银鲫 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Bloch) 241
20. 鲢鱼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Cuvier et Valenciennes) 241
21. 穗唇须鳅 Barbatula labiata (Kessler) 245
22. 新疆高原鳅 Triplophysa (T.) strauchii (Kessler) 250
23. 斯氏高原鳅 Triplophysa (T.) stoliczkae (Steindachner) 255
24. 黑背高原鳅 Triplophysa (T.) dorsalis (Kessler) 261
25. 北方泥鳅 Misgurnus bipartitus (Souvage et Dabry) 265
26. 欧鲇 Silurus glanis Linnaeus 267
27. 青鳉 Oryzias latipes (Temminck et Schlegel) 281
28. 伊犁鲈 Perca schrenki Kessler 284
29. 梭鲈 Lucioperca luctoperca (Linnaeus) 296
30. 黄(鱼幼)鱼 Hypseleotris swinhonis (Gunther) 298
31. 波氏栉(鱼叚)虎鱼 Ctenogobius cliffordpopei (Nichols) 300
32. 褐栉(鱼叚)虎鱼 Ctenogobius brunneus(Temminck et Schlegel) 302
五、 渔业生产 305
2.“扳张网” 307
1. 双人拉网 307
(一) 渔具渔法 307
3. 冰挂网 308
(二) 渔产量 308
(三) 渔获物组成 311
六、 渔业资源评价 316
(一) 充沛而质优的水资源 316
(二) 优越的气象资源 317
4. 充沛的降水量 318
(三) 鱼类种群变化 318
1. 土著鱼类资源衰退,产量下降 318
3. 逆温层资源 318
2. 热量资源 318
1. 光能资源 318
2. 鱼类移植成功,产量增长 320
3. 我国境内伊犁河鱼类种类增加,渔产量上升 326
七、 鱼类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 330
(一) 建立生产秩序和渔业法规 331
1. 整顿渔业生产秩序 331
2. 划分禁捕区、建立禁捕期 331
3. 制定伊犁河的渔业法规 332
(二) 开展伊犁河鱼类资源建设 332
(三) 建设新的鱼类自然繁衍、肥育区 333
(四) 建立伊犁河鱼类资源库 334
(五) 发展冷水性鱼类的增、养殖业 336
参考文献 338
外文摘要(ABSTRACT) 342